虽然在暑假,全国学联二十七大代表陆福志的时间却依然被排满。除了要完成科研任务,他还要利用周末为西部地区的机关、学校、社区开展理论宣讲和科技推广。作为南京大学竺可桢讲师团和博士生讲师团的一员,这项工作他已经坚持了3年。
27岁的陆福志目前是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地理学系地理学专业2018级博士研究生,曾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南京大学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陆福志出生在云南省富宁县,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上学对他来说是件困难事。从6岁起,他要步行十几公里山路才能到学校,途中要经过茂密的森林以及险峻的峡谷。那时,他只有周末才能回一次家,离家时带够干粮,路上拣足柴草,自己在学校生火做饭。家里条件差,买不起课本,他就借同学的课本看。
尽管条件艰苦,但这些都没能妨碍陆福志凭借自己的奋斗取得好成绩。2011年,他以全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南京大学,成为瑶族山瑶支系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
填报志愿时,很多人都建议他选择热门专业,但他却报考了地理学专业。
原来,他小时候家里仅有的半亩庄稼曾被洪水冲走,全家人连夜紧急转移。他一直想长大后,用学到的知识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陆福志的研究方向为古气候与环境演变,主要通过分析地质沉积物研究气候环境变化,以此来推断未来的气候变化。“只有深入了解过去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规律,才能对未来气候变化作出准确的预测。”与其他专业相比,自然地理学要想取得研究成果,需要经历更加漫长的研究过程。
自然地理学注重野外工作,“要选择合适的地质剖面,基本上要在野外待至少两个月才能完成采样。”陆福志说,野外考察采样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任务。一次,在黄土高原某地采集新生代剖面样品时,他和同学沿着临时修好的“之”字形羊肠小道,在悬崖峭壁上以2公分为单位逐一采集粉样,还要采集正正方方的古地磁样品,“400米的剖面,一般要采回去几万份土样,能装一大卡车。”他说。
野外采样仅仅是准备工作,实验室里进行的分析工作更是关键。要对运回实验室的沉积物进行测年、粒度、磁化率、同位素、孢粉分析等一系列实验测试,而每项实验都有严密的操作流程,并且都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才能得出准确的科学结论。
尽管地理学研究的道路艰难曲折,但他靠自己坚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截至目前,陆福志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在地球科学领域国际高水平期刊《Climate Dynamics》发表的学术论文定量分析了过去1.2万年以来的东亚夏季风降水变率及其驱动机制,有助于预测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降水的时空变化。同时,他主持国家级、校级创新项目2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瑞合作项目等多个课题。
谈到自己能够不断克服困难、取得进步的原因,陆福志认为,这与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他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上学走夜路的情景,“我一个人走过几公里的夜路,当时既没有手电筒,也没有月亮,只能靠微弱的反光区分道路和树林,即使害怕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从那以后,他觉得“那么艰难的时候都挺过去了,现在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初中时,英语曾是他的短板。“我们初中才开始学英语,全年级能有一两个人及格就不错了。”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英语期末考试只考了61分。那次春节回家,他硬生生地将英语课本上的所有文章从头到尾背了下来,不理解句意,就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凑,用最笨拙的方式记忆。“一个寒假过后,原来崭新干净的课本被我摸得快烂了。”第二个学期期末,他的英语成绩接近满分。
除了科研成果显著,在生活中,他也是一位非常热心的学生。
看到还没有拿到校园卡的新生,他会给对方买饭;同学电脑坏了,他会花半天时间替对方修理;就算自己生活困难,他也会主动把助学金名额让给其他同学……出生在山区的陆福志,上了大学依然惦记着家乡的发展,特别是家乡孩子教育的问题。
2011年考上大学后,他每年都坚持返乡支教,利用寒暑假等机会无偿为孩子们补习功课。他说,每当给中小学生讲课、作报告时,看到讲台下的孩子们眼里充满好奇和向往,他感到就算付出再多都值得。
2018年11月,陆福志还带领南京大学竺可桢讲师团回到家乡,开展励志科普讲座和爱心助学活动,给500多名中小学生作报告,并用义卖筹集的4000元善款资助2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中学生。
今年上半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作为学院博士生党支部书记,他不仅认真落实学校防疫要求,把学校的要求传达到支部每一位党员、团员,并带头组织支部党员、团员募捐,还主动担任乡村防疫志愿者,向村民普及病毒知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宝光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