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重庆武隆区后坪乡白石村,山水绿了满眼,田间的新鲜蔬菜正悄然生长。村民张树学家的厨房里热闹得很,淘菜、切肉、烧火、蒸饭,午饭即将上桌。如果是在几年前,这样的幸福景象是张树学不能想象的。
“菜司令”张树学 邹飞/摄
后坪乡是全市十八个深度贫困乡之一,基础设施落后,缺少成型的产业,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三嫂张树学一家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做梦都想脱贫”,回想起前些年,张树学这样感叹。
白石村虽偏远,但生态环境良好。2018年初,曾有蔬菜商贩决定在这里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张树学觉得脱贫的机会来了,立刻积极加入了产业发展队伍,但所得的收入除去成本已所剩无几。
同年冬天,白萝卜要上市了,因不施化肥,不打农药,萝卜口感佳、品质好,但个头很小,产量也低。张树学原本盼着靠萝卜换点辛苦费,却没有等到菜贩的再次收购。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张树学既郁闷又无奈,心里憋着一口气,“难道种菜真的看不到希望吗?”
“三嫂,你来当带头人,我们跟着你干。”“三嫂,你能干,种地是把好手,我们相信你。”村民们的几句话点醒了张树学,在大家的支持下,张树学当起了“菜司令”,带着其他几位山嫂一同种菜。
山嫂们在田间 邹飞/摄
“每个成员都要投入土地和劳动力,土地多少不计算,但每天的劳动按小时计算”,张树学开门见山明确规则,还创建起微信群,相关的信息都在群里公布,公开透明。
渐渐地,“菜司令”的队伍赢得了许多村民的信任。2019年年底,张树学共带领大家种植了80亩地,收获白萝卜5万多斤、甘蓝1000多斤,白菜500斤,还加工制作了苦瓜干、红苕干、鲊海椒、苕粉等农家土货。
今年年初,白石村的蔬菜大量上市,但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严重滞销。驻村第一书记杨懿找来了相关企业群策群力,打通了蔬菜的销路。后来每家平均分红15000元,大家看到了希望,认定了种菜这条路。
今年3月,在村党支部的积极支持下,张树学带领大家成立了重庆市武隆区山嫂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还注册了“九个山嫂”品牌。
开春后,山嫂子们种植的10种蔬菜都已陆续上市,销往重庆主城、武隆城区以及涪陵南川等地。前不久,张树学自掏腰包2000多元买来烘干机和塑封机,准备进行农产品加工,延长蔬菜产业链。未来,她还想走电商这条路,把农产品进行包装、销往各地,让“九个山嫂”真正地走出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