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增强心理韧性有助于适应疫情“新常态”

发稿时间:2020-06-25 15:57:01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中国青年网

  北京新发地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后,很多人原本放下的心又揪了起来。让很多人感到恐慌和焦虑,觉得安全感和控制感“得而复失”。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日出博士指出,人们对于新冠病毒仍然知之甚少,在未知面前,人们焦虑和恐慌就会油然而生。此外,很多人因为觉得前阶段抗“疫”胜利,病毒已经被成功阻断,因而松了一口气,满腔热情地准备恢复“疫前生活”,却因疫情反复而感觉“一夜回到解放前”,备受打击。

  “得而复失”的丧失感会带来更多负面感受

  国际应用心理学会主席、法国心理学家克里斯蒂娜·罗兰-勒维在前不久中国心理学会主办的“抗击新冠大流行下的国际心理学”网络论坛上提出,人们面对疫情发生,会经历六个心理阶段:忽略威胁,焦虑和恐慌,愤怒和反叛,逐渐适应,接受形势,到最后疗养和康复。王日出博士认为,在前阶段的抗“疫”阻击战中,人们已经经历过这六个心理阶段。随着抗击疫情的形势向好,人们的生活也逐渐恢复既往,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心理却不是毫无波澜。当面对新一轮传播风险时,人们的心理反应并不是重新经历一遍上述六个阶段,而是更为复杂。这是因为,“第一波疫情中人们采取的心理防御已经被后来的事态发展所击溃。人们原本已经相信病毒获得了控制,所以面对疫情突然再次发生,本来已经逐渐恢复的控制感会再次受到打击。这种‘得而复失’的丧失感会带来更多负面感受。”

  心理韧性能使个体获得成长和积极发展

  不过,王日出博士同时指出,并非所有人在面对疫情重现时都觉得遭受了打击,也有一些人心里很平静,觉得既然武汉战“疫”能够成功,北京战“疫”取得胜利也就不在话下。还有一些人则一直觉得疫情并未完全过去或者对于“复发”有思想准备,因而面对“疫情重来”也不会感到恐慌。

  王日出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除了“尚未成功”的心理预期,还有一些人在经历第一次疫情暴发后,“心理韧性”得到增强,因而能更好地应对之后的困难。

  王日出解释说,“心理韧性”,也叫“心理复原力”“抗挫力”或者“抗逆力”,是指在面临逆境、不幸、挫折及其他压力情境下,能够有效适应的能力。心理韧性除了能够帮助个体在压力中保持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机能,避免伤害,还能使个体获得成长和积极发展。心理韧性包括个人胜任力、控制力、安全感、包容负面情绪、积极应对挑战、灵活应变、建立积极的社会联系等能力。

  王日出说,心理韧性是一种能力,存在着“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它既与遗传因素有关,也与养成和环境因素有关。“心理韧性并不是一个静态不变的能力,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个体在困难情景中的具体表现。而之前经历过的负面经历,也对后续的心理韧性有影响。”

  关于负面经历究竟能加强心理韧性还是削弱心理韧性,是心理学家们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王日出说,有研究显示,人们对压力的抵抗会随着压力增强和持续不断的暴露而降低,这可能因为人的心理韧性有一定的上线,当压力超过这个界限或是持续不断暴露时,开始能够抵抗压力的人也会逐渐失去抗压的能力。不过,也有一些人会在承受住最初的压力之后,获得更多的心理资源(比如新的社会联结、新的视野和观点、新的技能等),从而提高了心理韧性,能够更好地应对后续的事件。“无论如何,心理资源的累积和心理韧性的提高都需要一定时间。两次创伤事件接踵而至,带给人的影响很可能比一次创伤事件的影响更大,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面对‘疫情重来’会感到更为焦虑。”

  社会也需要心理韧性

  不只个体需要韧性,团体、社会也都需要韧性,有韧性才能从失败、挫折或者其他危险经历中恢复,“社区复原力”的概念也就因此而被提出。王日出解释说,“社区复原力”表现为社区对不良事件的预警、掌控、复原和适应能力,而社区复原力的建设则包括硬件(物理性因素)和软件(人文因素)两方面,通过社区系统整体、自组织能力和学习三个过程来实现。

  “良好的社区复原也会给个体提供更高的安全感和良好的社会支持,从而为个体提供心理资源,提升个体的心理韧性。”王日出说,“比如面对疫情的反弹,各级单位和社区都迅速响应、迅速排查、及时通报,让普通市民觉得安心不少。可以预期的是,随着疫情波动,人们的心理和情绪的波动也会相应发生。在变化面前,每个人都需要学会适应、学会接受、学会应对。增强心理韧性,才有助于适应疫情的‘新常态’,并泰然处之。”

原标题:增强心理韧性有助于适应疫情“新常态”
责任编辑:工蚁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