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王坝村路边,有供游客休息休闲的石桌木椅,远处是村民耕种的梯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摄
龙王坝村民利用废旧的轮胎盛土栽花,摆放在民宿外,增添乡间野趣。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摄
龙王坝村窑洞宾馆。焦建鹏供图
山大沟深,干旱少雨,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海固地区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定为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天上没只鸟。”当地人曾这样形容西海固的贫瘠。在西海固的9个县(区)中,西吉县是2019年唯一一个尚未脱贫的国家级贫困县,截至2019年年底,还有1575户、4340人未脱贫。
近年来,西吉县造林种草、固水防风、复耕梯田、种植果园、搭建牛棚、开办民宿……立足自然风光、革命遗址等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奋力奔向“一个都不能少”的小康之路。
西吉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姚国雄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截至2020年5月底,全县共接待游客92390人次,营业收入306.56万元。“我们将林下经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以生态休闲、民俗体验、三农乐园、研学旅行为主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支持乡村传统农业向旅游观光农业转型,支持农户建设乡村客栈、农家乐等,依托旅游服务业自主创业”。
西吉县先后实施完成了吉强镇龙王坝村生态停车场、窑洞宾馆改造、民宿改造、道路提升、游客接待中心、应急救援中心、旅游厕所改建等乡村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完成了涉及吉强、王民、红耀等8个乡(镇)11个村的乡村旅游步道建设,这些项目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共建共享的旅游开发机制让村子和群众共享旅游产业收益。
龙王坝村是西吉县重点贫困村之一。这里气候恶劣、土地贫瘠、底子薄弱,阻挡着村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农村变景区、农户变导游、民房变客房、产品变礼品。龙王坝因地制宜,硬是靠着群众的勤劳与坚韧,干出了今天这番新景象——窑洞宾馆对面是生机盎然的梯田,周围是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游客白天在这采摘种植、体验田园生活,晚上享受自助烧烤、品味人间烟火。
龙王坝村村民焦丽娟有两个身份:既是窑洞宾馆下设的一个花园酒店的领班,又是村里“民宿创业大军”的一员。旅游旺季,家里33张床位的6间民宿和领班的工资能给她带来1万多元的月收入。幸福在焦丽娟勤劳的汗水里,也在她明媚的笑脸上。她说,今年家里还盖起了二层小楼,是全村最漂亮的房子。
龙王坝村致富带头人焦建鹏介绍,当地现有35户村民像焦丽娟一样开办了民宿,有300多张床位。村民不用再外出千里去打拼,在家门口端起了“金饭碗”。
最近,焦建鹏琢磨起了“吃饭的事儿”“摆摊的事儿”。“我们在疫情期间规划出了15个小吃摊位,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入驻,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游客来了可以住特色民宿,吃各种美食、小吃。另外,我们还要发展‘夜经济’‘地摊经济’,我们划出一片空地免费提供给村民,让大家来摆摊儿,增加龙王坝的人气,也增加村民的收入”。
焦建鹏透露,龙王坝准备跟高校的美术学院合作,建成写生基地,民宿的住宿问题解决了,龙王坝的美景也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丰富的绘画素材;龙王坝还在筹划召开乡村旅游节,跟陕甘宁青等地结盟,共同发展培训、乡村旅游。
旅游商品企业、餐馆服务性行业也正在加速西海固的“脱胎换骨”。耐旱的马铃薯在这里生长、被加工成“马铃薯三粉”(粉丝、粉条、水晶粉)和马铃薯方便面、马铃薯饼干等旅游产品,成为乡亲们的“救命蛋”;农业产业化企业种植、加工、销售艾草等中草药,支持生产艾灸贴、艾条、艾柱、艾饼、足浴包、艾草养生贴等产品;乡村旅游企业围绕芹菜产业,支持食品公司研发“芹菜纯汁”,重点生产谷米、玉米榛、荞麦枕头、杂粮粉等产品……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乡村旅游商品开发品种正在不断增加。
六盘山,这座红军长征路上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就在西海固地区。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宁夏脱贫的最后一座“高山”也在西海固。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扶持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农家采摘、农户产品加工销售等旅游相关服务产业,为贫困人口提供直接就业机会,达到增收效果。翻越脱贫的“高山”,是西吉县脱贫攻坚的一条阳光大道。西吉县下一步将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指导和规范力度,着力挖掘民俗文化、土特产资源及农事参与活动,深化和拓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活动内容,利用地方特色提升影响力,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年底如期脱贫。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