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啃硬骨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发稿时间:2020-06-08 06:54:00 作者:何伟 孙丽燕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脱贫攻坚工作指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的目标接近完成,《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脱贫攻坚的部署安排,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下达了“总攻令”、吹响了“冲锋号”。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脱贫攻坚的具体内容和任务要求,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脱贫攻坚工作一路走来的艰辛不易,在增强自豪感和荣誉感的同时,继续扬鞭奋蹄,凝心聚力“啃硬骨头”,以更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回望脱贫来时路 不忘艰辛和坎坷

  回望中国脱贫工作走过的道路,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艰辛和坎坷。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扶贫,有两个基本情况。一个是以当时的扶贫标准,贫困人口减到3000万人左右就减不动了,另一个是戴贫困县帽子的越扶越多。

  为扭转脱贫工作僵持不下的局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经过坚持不懈的奋斗和努力,我国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年底的10.2%降至2019年年底的0.6%,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仅从每年平均减贫总人数看,2012年以来的减贫成果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都是巨大的。总之,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余下的只是局部地区零星县村的脱贫任务。

  纵观世界减贫史 中国减贫成就举世瞩目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系统性扶贫工作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方面的落后面貌得到彻底改变,交通、电力、义务教育、医疗、通信等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可以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脱贫进度符合计划和预期,脱贫攻坚成就举世瞩目,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也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

  作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届时,中国将成为首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赞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新时代,中国减贫工作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谱写了世界减贫史的辉煌篇章。

  收官脱贫攻坚 凝心聚力“啃硬骨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增加扶贫投入,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阶段,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能打折扣。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当下剩余的52个未摘帽贫困县,2707个未出列的贫困村,是脱贫攻坚行动中难啃的硬骨头,也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之所以余下,说明以往常规的扶贫方式效果不太明显、脱贫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事件,对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和脱贫攻坚二者叠加,客观上给打赢脱贫攻坚战带来更多困难和更大挑战,但只有正视困难,直面问题,“啃硬骨头”,才能更好地攻坚拔寨,一鼓作气决战决胜。

  首先,“啃硬骨头”要迎难而上。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中长期走势,但对经济的短期冲击需要重视。疫情的影响存在区域和行业的不均衡性,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受到的影响更加特殊。因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疫情使这些产业停工或推迟开工,影响了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疫情限制了居民消费,限制了物流、人流,使贫困地区和农户的产品销售渠道一度陷入停滞,这直接带来了贫困地区和农户收入的减少。此外,疫情使得扶贫项目、工程的进展受到影响。为此,脱贫攻坚更应该针对这些实际困难,迎难而上,精准帮扶,因地制宜,分级施策。例如,风险低的贫困地区可以通过省际间的健康码互认+“点对点”交通运输方式,确保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

  其次,“啃硬骨头”要突破常规。脱贫越晚的人口,贫困程度越深,脱贫难度越大。需要更加重视,突破常规,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子,全面提高脱贫的质量。贫困人口要获得切切实实的好处,首先要体现在收入的提高。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农户,其内生发展的动力还比较薄弱,会因为各种致贫原因而陷入贫困。因此,要重点变“输血”为“造血”,通过产业扶贫和开发式扶贫,健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授之以渔,激发内生脱贫的动力,产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形成稳固的、长远的、有经济效率的脱贫。对于无法通过教育、产业等进行帮扶,无法产生脱贫内生动力的群体,社会保障要及时介入,发挥社会安全网的兜底作用。

  再次,“啃硬骨头”要防止反弹。脱贫攻坚不是一劳永逸。脱贫后如果再返贫,会使前期的努力、投入和取得的成果付诸东流。因此,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增强脱贫的可持续性。现有的帮扶政策需要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不能骤然取消和裁撤。否则,如果出现已脱贫户重新返贫、边缘户陷入贫困等情况,重新提供相应政策、组织人员的成本会更高,介入的时效性也无法保证。更主要的是,现有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有助于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贫困反弹,有助于稳定军心、凝聚民心,为已脱贫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提供良好的发展预期。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仅仅是收入水平超出了既定的贫困标准,绝对贫困消除了,但是还存在相对贫困,还属于相对欠发达地区,还存在低收入群体。政策的稳定性能起到“扶上马、送一程”的作用,使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在向着发达和富裕迈进的道路上走得更踏实。

  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我们有基础,有信心,有定力,“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期待着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奋斗目标后,继续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

  何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孙丽燕(国家发改委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