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征参加四会政治教员比武。李萍/摄
做了10年学生工作,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校某学员队教导员路征觉得自己一直保持着“年轻态”。
2003年考入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校至今,这位有着17年军龄的“老兵”始终扎根在学校。2007年毕业留校后,路征曾在政治机关工作了3年,随后,又转身投入到基层学员队工作中去。
“我喜欢和学员待在一起,喜欢看这群年轻的官兵。”路征乐在其中。
“率领”着拥有200多名学员的队伍,很少有人把这位文质彬彬,总是温和笑着的政治教导员视作学员队的“领导上级”。学员们说,路征总能和大家打成一片,从不摆“官架子”,这位“好脾气的大哥”说话,大家都喜欢听。
往届学员李博认为路征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我只是保有些热情,想踏实做事,用心带兵罢了。”路征这样评价自己。
初入校园时,路征就流露出了对校园工作的浓厚兴趣。入学新训后,学员队组织模拟连骨干竞争上岗,路征是全队唯一一个竞选副班长的。在旁人眼中,这是“无关紧要的小角色”,路征却不这么看。
“从最低起点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可以收获更多。”很快,路征的副班长干得不错,被提升为班长,然后是模拟连副指导员……几乎一多半的骨干岗位他都尝试过,毕业时,因表现优秀,路征拿到了全队唯一的留校资格。
2010年6月,不满26岁的路征成为学员队政治教导员。怀着一腔热情,路征一头扎进学生工作中,但现实很快“泼来一盆冷水”。
新训开始后没多久,一天晚上,两名学员发生了争吵。匆忙赶去的路征将两人拉开,想要教育引导几句,突然发现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去和正在气头上的人交流。
由于身份的隔阂,学员不愿向路征倾诉,他只好暂且将两人分开,再去向老队干部请教处理方法。
在那之后,路征总结出一条贯彻至今的工作准则:要融入到学员中去。
路征所在的学员队有每人每月写思想汇报的传统,这是他提出的“硬性”要求。但不限制内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对队干部的意见都可以写。这项规定让他有了最直接了解学员的途径。一次,一名学员在汇报中抱怨周末跑早操,他随后在开会时专门强调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同时答应如果学校没有要求“可以酌情暂停”。
更多的时候,路征会把反馈直接批注在学员的思想汇报上。每月200多篇,他都会一一看完,一一回复。
“你要用心去感受学员,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更要让他们知道你愿意去了解他们,是真心为他们着想。”路征说。
李博是路征“了解”到的“种子学员”之一。在发现李博的口才不错后,路征很快对其“委以重任”,将他选作学生骨干,专门负责学员之间的协调联络。201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举办,学校参赛队还差一名负责上台讲演的队员,路征推荐善于沟通的李博去试试。
担心自己数学不好会拖后腿,李博有些犹豫。看出他的心事后,路征主动找他谈心,鼓励他挑战自我,并推荐队里数学好的学员帮他补习。最终,李博决定去参赛。他全力恶补数学和编程知识,在最后的决赛中,与队员力压群雄,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至今,李博都觉得“功勋章有路征的一半”。“如果没有教导员鼓励我,我也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李博一直非常感谢路征的“知遇之恩”。
在路征看来,发现每名学员的特质并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优势是自己的职责。“我把它称为‘打造学员品牌’。”路征说。
2017年,学员宋守江入队,路征发现他热衷于体能训练,但对学习兴致不高,就鼓励他报名参加全军院校“精武杯”军事技能竞赛。果然,宋守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大大增强了在校学习的自信心,从此开始发奋读书。
学生时代丰富的岗位经验也成了路征宝贵的财富。在学员队,几乎每个人都能被安排在“喜欢且适合自己”的位置。喜欢唱歌的负责文艺汇演,会画画的负责宣传板报,擅长表达的就担任“开讲啦”课堂的小教员——那是路征提议举办的活动,每期邀请不同学员上台授课,内容自选。
如果有学员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难题,路征就会习惯性地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李博就从他那里学到不少组织活动的小技巧。每届学员入队时,路征都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为学员提前整理出一个在校时间表,标注出两年内的重要时间节点和可关注的比赛活动,供他们熟悉了解。
路征带的学员队氛围总是其乐融融,一些学员开玩笑说他“无所不能”,但路征很清楚,带好一个队不是靠一己之力,而是“和学员们一起”。
去年年底,学员队在校级“精武杯”比武竞赛中遭遇“滑铁卢”,路征召开全队大会,向全体学员征集新年度军事训练计划意见。随后的几天里,他与15名学生骨干每天开会研讨,常常忙到深夜。
学生骨干李帅锋记得,最晚的一次他们开会到深夜两点多。路征拿着厚厚一沓征集意见,和骨干们逐一敲定了60多条训练方案。
“你能感受到他的用心,所以也愿意和他一起付出,为这个集体努力。”李帅锋说,路征“亦师、亦兄、亦友”。
疫情期间,路征担心学员们的安全,每个月都会和所有人进行一次视频通话,询问家里近况以及是否需要帮助。李帅锋第一次接到路征的视频请求时备感意外,看到熟悉的教导员,他突然眼眶湿润。
“那种感觉就像你在外上学,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一样。”李帅锋回忆,那天他格外想念学校的生活。
事实上,路征也的确将学员队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学员们就是家人。只有深怀爱兵之心,多办利兵之事,才能带好兵。”他时常这样提醒自己。
如今,往届学员回忆起路征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词——“兄弟”。他们把对教导员的信赖延续到了校外。李博说,遇到难题、烦心事就找路征,好像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而路征永远都是那样,会笑着倾听、安慰,然后给出建议。
但这位温和的队干部也有过强硬的时候。去年,路征所在的二十大队64队篮球小队杀入学校运动会篮球赛决赛,全队学员振奋不已。但开赛不久,场上就发生了口角争执。担心矛盾进一步升级,路征直接冲进场内,把自己的队员挡在身后,和对方大声理论起来。
“连自己的学员都吓坏了,说教导员怎么跟变了个人一样。”谈起那天,路征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但当时没想别的,就想保护学员,站到他们前面。”
随后,这位老兵又严肃地自我反思:“这么大的人了,还是不能冲动,要给学员们带个好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通讯员 云利孝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