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转暖,疫情防控措施向常态化转变,一个个现实的难题摆在中国足协面前等待尽快解决:中超赛制如何调整,中甲联赛能否顺利扩军,多支乙级联赛球队谁能进入中甲,中超俱乐部U23梯队和U19国青队征战乙级联赛的细则如何确定,中超、中甲、乙级三级职业联赛如何协调统筹……
5月10日晚,香河国家足球训练基地,为期4天的中国足协联赛工作会议结束——根基薄弱的中国足球职业竞赛体系尚处于深化改革阶段,职业联赛理事会“千呼万唤未出来”,现阶段中国足协还要“越俎代庖”继续履行职业联赛理事会职责。
“职业联盟的推进原定去年就要完成,我也当过职业联盟的筹备组组长,当时设想让职业联盟成为一个企业化组织(公司化管理),由职业联盟来管理职业联赛,但我们又认真学习了中央50条改革精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对最初职业联盟的方案进行了调整,确定了职业联盟要统筹管理中超、中甲和中乙球队,这个调整还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上周接受央视新闻频道专访时说,“现在职业联盟的推进已经进入尾声阶段,章程基本确定,我相信最多两个月的时间,职业联盟就能组建起来。”
据记者了解,中国足协职业联盟将以“职业联赛理事会”形式出现,这才是符合《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最佳选择,而中国足协最初希望以公司性质推出职业联盟的方案并开展的相关筹备工作无法继续操作。
事实上早在5年前方案出炉时,时任中国足协常务副主席张剑便表示,职业联盟理事会的性质“是全国性国家一级社会团体”,这意味着,“职业联盟理事会”与中国足协法律地位相同,只是事关职业联赛的重大事项须受中国足协监管。
“中国足协对职业联盟权利的态度是应放尽放,中国足协和职业联盟的关系是伙伴关系,第一是监管,第二是服务。”陈戌源说,“职业联盟组建以后,有关职业联赛(中超、中甲、中乙三级联赛)的市场开发、赛程安排、裁判指派等运营事务,都由职业联盟管理。”
不过职业联盟“公司化”的尝试亦有价值——至少证明“此路不通”。
2019年10月,由广州富力俱乐部董事长张力牵头组建的中国足球职业联盟筹备组正式进驻中超公司。中国足协秘书长刘奕“中国足协不在职业联盟中占有股权”的表态被外界认为足球体制改革迎来关键节点。半年之后,张力离开筹备组回到俱乐部,在谈到职业联盟迟迟无法成立时有“中国足协不愿放权”之表述,同时提到“从2020年开始,到2022年使中超联赛公司年收入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到2024年使中超联赛公司年收入达到150亿元人民币”之联盟经营目标,这样的反差自然令球迷议论纷纷。
过往的无数教训表明,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尚未形成健康产业链,现阶段更是需要谨慎对待“大跃进”式的发展,这也是陈戌源用“壮士断腕”来形容新赛季“严格财务监管,挤泡沫”的重要原因。
更何况“职业联赛理事会”不能只负责经营相对优质的中超联赛而忽略中甲联赛和乙级联赛——幅员辽阔的土地上总共只有66支职业球队参加三级联赛(中超16支球队,中甲18支球队,乙级联赛32支球队),且不说基层职业球队质量如何,单就数量而言也与“把足球搞上去”的终极目标相去甚远,而上赛季还在职业序列当中的3支中甲球队和6支中乙球队因欠薪没有获得新赛季准入资格,递补进入的球队最多也只能帮助基层职业联赛勉强维持规模。
因此“职业联赛理事会”责任极其重大,对于中国足球稳固根基谋求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亦不亚于中国足协。
如陈戌源所说,“职业联赛理事会”将于7月组建完成。这也是中国足球三级职业联赛预计启动之时,据记者了解,今年中超联赛赛制与以往16支球队进行30轮主客场赛制相比将发生较大变化。联赛整体分为“常规赛”和“季后赛”两个部分:常规赛16支球队分为两组,每组各8支球队进行主客场赛制共14轮比赛;季后赛阶段各组前4名球队进行“争冠组”,各组后4名球队进入“保级组”,经由交叉淘汰赛确定最终名次——中甲联赛参照中超联赛赛制进行,涉及国青队和中超U23梯队参加的乙级联赛则依照原先分区赛制进行。
新组建的职业联赛理事会如何面对特殊时期的特殊局面目前还不得而知,球迷们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来自国家体育总局的指令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各级职业联赛细则产生影响。
本报北京5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