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孟歆迪 曹继军
上海市奉贤区育贤小学二(2)班的黄心云小朋友走进厨房,化身“小厨神”,一会儿工夫,热气腾腾的葱油拌面就出锅了,一家人笑融融地围坐在一起,享用劳动成果。
这样的场景不仅出现在黄心云家中,防疫期间,育贤小学每一个学生都在家参加了劳动亲子课。而在平时,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和各类活动,也早已融入上海大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成为上海教育率先走向现代化的有机组成。
近日,记者走进上海,探寻上海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时。
有机融合,让劳动育人润物无声
如果将劳动育人比作一个“大合唱”,那么上海将劳动有机融入各个领域,让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就是上海开展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一条主旋律。
在上海,劳动技术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有明确课时。30多年来,上海构建了学校教学与劳动技术教育中心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以工程、机械、电子、木工、家政等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达到“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的能力要求。
注重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有机融合,发挥课程主渠道功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2019年,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上海举办了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展示交流活动,引导各学科教师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学科教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全市高二年级学生每学期都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农村劳动实践活动;2014年至今每年有近10万中小学学生走进70余所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中心),体会职业乐趣,感悟“工匠精神”;还有各高校持续开展的“三下乡”“志愿服务西部”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都将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融合,构筑了上海劳动教育的社会大课堂。
在今年战疫宅家之时,上海指导各区、各校积极开展“云劳动”,在“第一教育”推出了“班主任支招——特殊时期的劳动教育”。如上海商贸旅游学校开设了“跟着大师学做上海菜——家庭线上烹饪课”;上海财经大学发布了“每天居家劳动一小时”倡议,提高自己和家人的免疫能力……
基地建设,搭建劳动教育丰富载体
20世纪80年代上海开启“一期课改”,1998年“二期课改”,如今,上海已把劳动教育作为中小学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坚持开设劳动技术课,开展农村社会实践,将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一揽子”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从中心城区到郊区,从幼儿园到千家万户,从基地到社区,上海劳动教育走上了一条良性快车道。
开展校内外劳动教育场所、基地建设,搭建“市、区、校、班”四级活动载体和平台,是上海劳动教育的又一个亮点。
1988年起,上海各区建成劳动技术教育中心。通过市区共建、政府购买服务等举措,建设了12家学生农村社会实践基地。
2000年起,通过市、区两级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制度,上海建设了一批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提供了80余万个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岗位。
上海市青少年实践活动金山基地以上海金山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秉承“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以“生态、生产、生活”为劳动实践内容,引导学生会动手,能操作,爱劳动。
上海市园南中学以“黄道婆棉纺文化的传承”项目为引领,陆续创建了“黄道婆陈列室”“蓝韵坊”“向日葵手作社”等黄道婆棉纺文化系列实践基地,为校内外学生提供了体验“非遗”技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场所。
同济大学作为“全国高校实践育人暨创新创业工作联盟”秘书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66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8个。每年1300余支团队赴30余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参与师生达10000余人次。全校每年超过5000名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间10万小时,带动社会效益超过50万元。
评价导向,激发劳动教育的活力源泉
评价导向,是激发劳动教育的活力源泉。一项教育制度要得到长效实施,最重要的抓手就是要建立科学评价导向和激励机制,劳动教育也不例外。
自2014年起,上海市结合中高考改革,明确高中生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60课时、中职生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20课时、初中生参加公益劳动80课时和职业体验32课时的具体要求,并纳入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中高考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和毕业的必要条件。
上海各中职校以专业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将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等,作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必要部分,成为用人单位录用的重要参考。
“教人者先受教”,有效开展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优秀的师资保障。在上海各学校,劳动教育不只是劳技课老师的事,也不只是班主任和德育老师的事,而是所有老师的必修课。
“十三五”期间,上海在教师专业培养中将劳动教育教师的专项培养列入计划,从经费、学时、职称和名师评定都有一揽子的制度安排,保证了一支优秀专职教师和教师全科计划实施,使劳动教育有了最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