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艺)根据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5月1日起,北京正式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今天上午,在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社区,垃圾分类转运车首次亮相。绿、灰、蓝、黄四辆车,代表分别运送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和大件垃圾。车身上由四个色块组成的圆环形logo,正是北京垃圾分类的标志。
拒收混装混运垃圾、分类不达标景区将被降级、一次性餐具不再免费提供……这些改变将在北京发生。
有专家认为,与一些已经执行垃圾分类的城市不同,北京的垃圾分类政策呈现出“刚柔并济,循序渐进”的特点,对居民更多的是鼓励引导,对公共单位的违规行为则严查严打。以往垃圾分类中备受诟病的中端混装混运、后端处理能力受限等问题,是否能在北京被顺利解决,也是一大考验。
5月1日,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社区,志愿者在帮助居民分拣垃圾。(张艺/摄)
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循序渐进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并不陌生。从2010年8月,就已开始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了。
呼家楼北里小区是“两无一开”的老旧小区,没有物业、没有保安、开放式。目前居民的垃圾分类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平时主要就靠居民自觉了。” 社区党委书记殷金凤说,通过党员带动、组建校园志愿者队伍,共同参与、宣传垃圾分类。
但到目前为止,部分小区还没有任何分类的迹象。跟去年轰轰烈烈的上海相比,北京的强制垃圾分类显得更为柔和。
朝阳区城管委固体废弃物管理科科长李树茂认为,北京的垃圾分类是一个刚柔并进的过程,“刚”在于党政机关、公共机构的强制带头,对混装混运等加强执法,“柔”则是对于居民更多的进行引导,提倡老百姓主动分、分出的厨余要纯净。“政策是有弹性的,比如其它城市要求破袋投放,投完之后在旁边洗手,考虑到冬天的温度,北方城市没有条件,目前研究可降解垃圾也在研究当中,以方便老百姓投放。 ”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表示,从新条例来看,目前北京并没有要求垃圾定时定点投放,也没有采取强制撤筒和厨余垃圾破袋投放的规定。虽然定时定点投放将会降低垃圾分类后的收集运输成本,撤桶、破袋可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垃圾收集量、分类品质,便于管理,但目前北京垃圾分类还是希望能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提升。
对此,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设施处副处长蔡华帅称,北京市参考了其他城市垃圾分类的经验并结合实际,选择循序渐进的策略,更重质量而非数量。根据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行动计划(2017-2020年),2019年底前,全市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率将达到60%,2020年底达到90%。
处理方式决定四种分类
与一些城市相比,北京生活垃圾分的种类要简单一些。根据新修订的条例,北京市将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过去将餐厨垃圾和厨余垃圾分开的说法如今则统称为厨余垃圾。
“垃圾分类中,有着后端决定前端的原则。”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固废处调研员吴润江说,北京的四类分法基于四类垃圾不同的处理方式,同时四分类名称与最新国家标准一致,便于大家理解。
四分法之下,四类垃圾桶将成为标配,但每类的数量有所不同。新条例规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办公或生产经营场所应当根据需要设置四类桶;住宅小区和自然村应当在公共区域成组设置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两类桶,并至少在一处生活垃圾交投点设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桶。
日常生活中,居民家中只需准备“两桶一袋”,即盛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两个垃圾桶,以及可回收物收集袋。纸盒、快递纸箱等体积较大的可回收物体,可装满后预约上门回收,或投放到小区的对应垃圾桶。有害垃圾由于产量较少,不必单独准备收集容器,可以在下楼时投放到指定垃圾桶中。
为了让居民准确投放,各社区安排了专门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在固定的投放时段进行指导、监督。据了解,目前北京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已有两万余人。同时,也可查询“垃分宝典”微信小程序。
北京市海淀区二里庄小区,志愿者在帮忙分类垃圾(张艺/摄)
重点查处混装混运
在北京市老山南路一处占地300多平米的垃圾楼里,环卫工人正在将从街道运来的厨余垃圾倒入收集箱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垃圾会送往石景山区垃圾转运站,最终送至垃圾场进行无害化焚烧发电处理。石景山区环卫中心副主任祁大鹏说,经过小区物业的二次分拣后,运来的垃圾基本都是已分类好的,但目前仍有个别老旧小区的垃圾存在混装混运的现象。
这也是不少人的顾虑所在,即便前端做好了垃圾的收集分类,如果混装混运,最后仍是白费力气。
对此,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表示,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如果出现混装混运,随意倾倒、丢弃、遗撒、堆放等行为,将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清除,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吊销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经营许可证。
祁大鹏表示,环卫发现送来的垃圾未被分类时,会对其加以提醒。当五一强制垃圾分类实行后,对依然混装混运的予以拒收。
据了解,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将从5月1日至7月31日,开展为期3个月的生活垃圾强化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生活垃圾混堆混放、收运企业混装混运等行为。此外,居民等社会各界可拨打12345,举报混装混运行为。
分类垃圾的最后一步是送至相应的处理点。那么,现在北京生活垃圾的后端处理设施跟得上吗?蔡华帅说,北京目前有44座垃圾处理设施,总设计处理能力为32711吨/日,参照2019年的数据,垃圾日产生量约2.77万吨,其中全市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有8000多吨,而去年厨余垃圾日分出量为2300多吨,可以说能够满足当前,以及分类后可能产生的厨余增量处理需求。
从处理方式来看,焚烧与生化为主要途径,实现对垃圾的资源化再利用。44座垃圾处理设施包含11座焚烧设施,日处理16650吨;23座生化设施,日处理8130吨;10座填埋设施,日处理7931吨。它们分布在除东城区、西城区、石景山区外的其他各区。蔡华帅表示,垃圾管理以市级统筹、属地负责为主,若某地有需求的话,会尽可能协调周边力量,调去周边的设施处理。
(标题四)负责人监管,环环监管
北京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制度。住宅小区、胡同、街巷等,实行物业管理的,由物业管理单位负责;单位自管的,由自管的单位负责。不能确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的,便由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确定责任人,并向社会公布。
监督也在环环相扣。吴润江说,从垃圾的投放、收集,到运输、管理,每一环节中后面的环节都可以对之前的分类质量进行监督。
新条例明确,单位和个人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对未按规定实施垃圾分类的单位,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处1000元罚款;再次违反规定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个人违规投放的,由当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进行劝阻。对拒不听从劝阻的,向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报告,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给予书面警告。再次违反规定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不过,个人受到处罚后仍有补救措施,如果自愿参加生活垃圾分类等社区服务活动,可以免受行政处罚。
此外,北京市多个街道和社区自主推出了个性化的奖励举措,例如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设置红黑榜等。对于推行效果好的社区和街道,北京市也会给予其一定的资金奖励。
进场者与退场者
北京垃圾分类在即,有人欢喜有人忧。一些社会企业从中垃圾分类的产业链中看到商机,而废旧物回收者不知去向何处。
吴润江表示,承担收运职责的社会企业,会由区级发放行政许可,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与其签订合同,区级、市级城管委对其进行监督。
在记者今天探访的呼家楼北里社区,居民的可回收垃圾由“八爪鱼”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统一处理,通过定点交投、预约上门的方式,按0.8元/公斤的统一价格回收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可回收物,运往昌平分拣中心打包后,在送至各再生资源处理设施。
八爪鱼回收公司的工作人员说,从去年10月入驻小区后,他们每月可回收各类再生资源20余吨。最初的两个月,仍要面临与回收废旧物的个人竞争,因为疫情,废旧物回收者不能再随时进入小区,也让回收工作更加有序。
殷金凤表示,呼家楼北里社区是开放式的老旧小区,老年人多,此前回收废旧物的社会人员繁杂,而经招投标选定的有资质的第三方企业收费统一公平,安全,还可预约上门收取,方式更为灵活。
那么废旧物回收者该何去何从?吴润江透露,市级肯定了他们对北京垃圾减量工作所做的贡献,后续的工作在尊重这一群体的同时,也会给予支持。比如从行业的角度发放其备案资质,并鼓励社会上其他的主体来参与再生资源回收。
4月29日,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街道举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曹婷婷/摄)
4月29日,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街道举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曹婷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