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北京篮球·致青春》 一堂为未来而设的“历史课”

发稿时间:2020-04-14 07:57:02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 中国青年网

  北京首钢男篮队员林书豪与年届九旬的北京篮球前辈何诗荪在《北京篮球致青春》中“隔空对话”。中青报·中青在线记者 梁璇/制图

  北京篮球名宿程世春(右)与有“篮球活字典”称号的著名记者孙保生在《北京篮球致青春》中对话。

  诞生于1956年的北京男篮在当年内就取得了全国篮球甲级联赛冠军。图为北京队参赛阵容,前排左起:张光烈、程世春(兼教练)、何诗荪、王忆诚、路廉翰、贾钦升;后排左起:段其炎、庞世侯、周明镐、鞠汾庚、张福奎。李隆/供图

  “北京篮球第一次夺冠是什么时候?是怎样的场面?”加盟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不到一年的林书豪最近提出疑问。而为他答疑的正是刻在这个历史节点上的人,作为在1956年首届全国甲级联赛上夺冠的成员,北京男篮名宿程世春与何诗荪均已年届九旬,但与篮球有关的点滴如昨,“即便有一天我什么都忘了,这些都不会忘。”程世春说。

  这场跨越时光的对话出自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与首钢体育联合出品的6集体育访谈节目《北京篮球·致青春》,一方演播室,见证者云集,铺陈的是北京篮球60余年的艰辛与辉煌,探讨的是“职业化”漫长道路上,球队与球迷怎样共同成长。

  沉淀在时光中的历史基因

  提到北京首钢男篮,除了2011赛季~2015赛季闪耀的四年三冠,更多球迷能追溯到的是1995年职业化以来最初的8支元老球队之一,但其前身北京男篮,历史的脉络实则能蜿蜒至上世纪50年代。

  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毛泽东同志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方向。在此背景下,篮球、乒乓球等项目发展如火如荼,一些省市和部队陆续组建专业队。作为新中国首都,北京也积极筹建队伍,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和国家体委的关怀下,国家队为北京队解决了“无米不成炊”的困境,就篮球项目而言,国家队男篮部分队员和女篮全体队员便下放给北京市。

  1956年,北京真正拥有了属于这个城市的专业篮球队。而张光烈、王忆诚、何诗荪、周明镐4位国手到北京报到的1956年7月10日,也被视作北京男篮成立的日子。队员陆陆续续加入,可人员还未齐整,挑战却先至——首届全国甲级联赛当年11月在重庆举行,当时女篮队员已经到位,可男篮还缺兵少将。全队仅有10人的队伍险些错失参赛机会。

  情急之下,北京男篮的创始人之一程世春,以队员兼教练的身份报了名,才仓促抵达重庆。舟车劳顿、没有合练,可这支临时成军的球队却过关斩将,杀入决赛,险胜八一队,最终以8胜1负的战绩夺得首个联赛冠军。而北京女篮也以全胜战绩夺魁。

  老一辈国手的援建,为北京篮球抹上厚重底色。自1957年北京篮球尝试“自己育人造血”开始,这份底色便给了一代代北京篮球人以支撑。

  1959年年初,国家体委决定重建中国男、女篮,大批国手都选择重回国家队。在这种情况下,北京男篮仍在1959年9月举办的首届全运会上以9胜2负夺得亚军。当时的教练便是程世春,在他记忆里,那批队员“文化高、脑子好使,既有篮球意识又有集体意识,能很快统一思想并在比赛中执行”。

  “当时的球员大部分是大学生,至少是高中毕业。”何诗荪坦言,在集中解决温饱的年代,运动员多从学校中选拔。即便没有高校背景,当时的队员对篮球也极具钻研精神,“相当好学”。程世春透露,自己80岁生日时,当年带的队员才告诉他,那些年,教练回家后,很多队员为了以后也成为教练,便翻窗户进屋偷偷翻看教案,偷偷学,“无论任何时候,篮球这个项目,不仅靠身体,更要靠智慧,得钻研”。

  实践的结果,让“防守好”成为北京队的历史标签,并传承至今。

  1965年,第二届全国运动会在刚刚经历了3年严重自然灾害的背景下举行,而北京男篮也终于在这届全运会上夺冠,弥补了6年前的遗憾。作为当时的主力球员,李树钊回忆,“防守好绝对是取胜法宝之一,那时候‘北京队防守好’全国有名,防守依赖的篮板和引领的反击,帮助北京队拿到了队史上第一个全国冠军。”

  受“十年浩劫”影响,第三届全国运动会直到1975年9月才举行,虽然北京男篮以亚军收官,但球队的“防守”王牌依然攥在手中,帮助球队在1979年全国篮球联赛重新夺回冠军。三运会时北京男篮的大前锋、此后曾长期担任北京市篮协副主席的尹光环说:“当年我们训练课防守强度就很大,那时候有人问我别的队防守怎么样,我的感觉就是,我们上完训练课以后,遇到别的队(的防守),就跟没防我们一样。”

  而在一代代篮球人的言传身教下,如今的CBA赛场,“防守”依然常常响彻五棵松体育馆。 “3年打基础5年出成绩。”程世春强调,正是当年对基本功的强调,才造就了北京篮球历史上一段长盛不衰的岁月。而在没有训练条件、缺乏技术辅助的年代,基本功“只能靠千锤百炼”。

  即便到了上世纪80年代,条件已经逐步改善,但鲜有人知,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决赛上,北京男篮爆冷击败拥有穆铁柱的解放军队夺冠背后,是“找块儿训练场地都艰辛,冬冷夏热,好不容易有个排风扇还常把球吹跑”的现实。这种从困难模式中练出的顽强精神,也在多年后帮助已经进入职业联赛的北京首钢走出低谷。

  在“职业化”漫长道路上共同成长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市场化潮水涌动的大背景下,由企业出资办高水平运动队成为发展竞技体育事业的一条全新改革出路。1988年,经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北京市体委和北京首钢集团决定将北京篮球队(男、女一二线队伍共计4支球队)划归首钢管理,双方签订共建协议。自此,北京男、女篮更名为北京首钢男、女篮。

  北京篮球正式进入首钢时代。

  潮水继续奔流,1995年CBA联赛成立,北京首钢男篮成为八支元老球队之一。“联赛真正是在1995年年底开始的,那时最大的感受是比赛多了,能去更多地方打球。”对于亲历过联赛初创时期的大部分球员来说,从赛会制到主客场制最大的变化是,拥有了自己的主场,也迎来了自己的球迷,媒体进而关注,赞助商也跟着进场,“商业化”成了当时的中国篮球人对“职业化”的初印象。

  “把它当成商品了。”为北京篮球当了一辈子记录者的著名篮球记者孙保生表示,从篮球运动发展的角度,为了提高竞技水平和观赏性,篮球规则和场地都在不断演变,以NBA为参照的“职业化”就像一件绚丽的外衣,吸引了中国篮球人的目光。但遗憾的是,真正的职业化是在历史沉淀的基础上探索出来的,具备相应的人群、文化作为土壤,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所提的“职业化”更像一件同款外套,但针脚、细节依然粗糙,“我们现在也并不具备真正的‘职业化’意义,更多还停留在形式阶段,未来的创新发展必须建立在传承之上,结合中国的篮球市场、篮球文化去发展。”

  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汕看来,不仅是篮球运动,国内的多项运动在积极探索职业化的道路上,总是把“职业化”当作一个新生符号,不经意间,便把历史割裂了,从而造成现在的从业者对历史基因的忘却,年轻球迷对过往沉浮的茫然,“国际上的百年俱乐部,历史脉络十分清晰,代代相传”。金汕注意到,以北京为例,近年,无论是工人体育场还是五棵松体育馆,已经逐渐出现了祖孙、父子都是球迷的情况,使用假冒衍生品的球迷也在逐渐减少,但如林书豪所提的问题,能立刻回答出来的球迷依然有限,“我们需要补上历史课”。

  “感觉一切都是新课题。”一位北京篮球多个历史阶段的亲历者和重要贡献者表示,联赛创建后曾经一段时间,无论俱乐部、球员或是球迷,都把胜负当成唯一的判断依据,因此,赛场闹事、黑哨、球迷的倒彩和中途离场大半是一段时间内的寻常景像。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人们还没找到在市场经济中最恰当的生存之道,门票、宣传、包装、衍生品开发、球队文化建设,都是实操中的陌生词语,“成绩为中心并没错,但从职业联赛、俱乐部的长远发展来看,并不应以胜负来决定一切。”甚至想要获得一批真正喜爱俱乐部的球迷,同样也不是仅靠胜负能完成的,“光注重胜负,并不能真正吸引人,因为你不可能总是赢。”

  孙保生记得,北京篮球创建的上世纪50年代,“劳卫制”激发了社会的体育基因,“老百姓特别是青少年对体育运动是真热爱。”即便后来看球的场馆从北京体育馆变到工人体育馆,座位数翻了几倍,但依然有人节衣缩食,愿掏两三毛买张球票把场子填满,一热闹,精神世界便有一瞬间不再空荡荡,“最关键,那时的人们也身体力行地开展各种体育运动。”可随着物质不断丰富,选择更多,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经历了一番变迁,更多人对体育运动“作壁上观”,甚至渐渐转移了注意力,这也给“职业化”进程提出挑战,在孙保生看来,职业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既要有作为者,也要有理解为何如此作为的人,“我们是在向俱乐部转变,逐步向职业化探索的过渡阶段,是摸着石头过河。”

  市场的残酷早已显现。在联赛建立初期,巴特尔和单涛组成的“双塔”帮助北京首钢一度跻身联赛前三,“当时重要比赛,场场爆满。”金汕记得。可随着二人先后离开,内线无人的首钢不可避免地成绩出现下滑,这一低谷时期,“常常有一半看台是空的”。

  在这个阶段,张云松、焦健撑起了北京首钢。此后,度过了低谷时期的球队迎来队史的又一巅峰时期,在马布里、莫里斯两位超级外援的加持下,翟晓川、朱彦西等年轻球员飞速成长,陈磊、吉喆、方硕、陈世冬等球员日益成熟,北京首钢男篮在2012年、2014年和2015年3次夺得CBA联赛总冠军。

  “这之后,我们更加注重球队文化建设。”北京首钢俱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历的沉浮越多,越能感受到俱乐部和球迷的连接不能仅靠成绩,“我们要思考,怎么成为真正值得球迷喜欢的、能产生归属感甚至精神寄托的球队,让球迷到现场不仅仅是宣泄情绪,更能把篮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能带动他付诸实践参与运动,甚至不一定是篮球,能让体育回归人们真正的生活中去,就更有社会意义了。”该负责人表示,尤其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CBA联赛重启尚无音讯,“这对一个联赛、一个俱乐部的文化建设绝对是个考验,能看出是不是真的受大家喜爱。”但同时,这也是尝试使用更多渠道、方式触达受众的机会,“包括能让大家都静下心来,从历史中探寻球队未来的可能。”

  本报北京4月13日电

原标题:《北京篮球·致青春》 一堂为未来而设的“历史课”
责任编辑:工蚁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