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王晨艺敲响曾侯乙编钟,感受“一钟两音”的匠造艺术

发稿时间:2020-04-07 13:54:02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历尽千百年犹未老,归来人世间正青春。这里是由中国青年报、酷我音乐、湖北省博物馆联合出品的音频节目《国宝的奇妙之旅》。

  大家好,我是王晨艺,今天我将化身为曾侯乙编钟,他一生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呢?

  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讲述吧。

  

  国宝档案

  曾侯乙编钟,1978 年在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这套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的最高成就。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我就是“曾侯乙编钟”,听讲解员说,自从出土以来,我作为“编钟”的代表,早已深入人心,即使没亲眼见过,也能在脑海勾勒出我的形象。实际上,我也许比你们想象中更高大,一身上下三层,六十五件铜钟从小到大悬挂在粗壮的彩绘木梁上,高两米六五,长七米多,人站在我面前,犹如站在高墙前。

  从重新面世以来,我只奏响过三次:第一次是1978年出土后的展示演奏,第二次是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的中南海怀仁堂招待会,第三次是1997年迎接香港回归的现场原声播放;我演奏的乐曲很多,包括《春江花月夜》《东方红》《国际歌》《欢乐颂》等中外名曲和创作的大型交响乐《交响曲1997:天·地·人》等,记得在音乐会上,当听众们知道这些乐曲是由两千多年前的钟声演奏出来时,都惊讶得沉默了几秒,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改写世界音乐史的“曾侯乙编钟”

  我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如今已经两千多岁了。之所以叫“曾侯乙编钟”,是因为我最下面那层“甬钟”上,刻着铭文“曾侯乙作持用终”。

  怎么理解呢?“曾”是曾国,“侯”是诸侯国国君,“乙”是曾侯的名字,“作持用终”就是制作并永远使用。这句话就是“曾国名叫乙的国君制作了这套编钟,并永远使用”。

  01

  我身上的铭文,详尽地标注了当时的律调,学者们称之为“不朽的古代乐律学典籍”,足以改写世界音乐史。别的不说,就举一个例子:我出土之前,人们都认为七声音阶是从国外传来的,我国古代只有“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但我身上的铭文,明确地指出了“变宫”、“变徵”的音名及其实际演奏,人们这才确认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已采用七声音阶了。

  02

  有人问了:”你这样的编钟,表面都是雕刻的纹路,内壁中还是粗糙的凹槽,真的能用来演奏音乐?不会是个摆设吧?”恰恰相反,我身上的编钟,不仅能敲响,而且每件钟都能敲出两个不同的音,而两个音正好相差三度。

  当然,钟也不能随意敲,铸造编钟的匠人们,贴心地在每个音的敲击点上刻着铭文呢,铭文标识的,恰恰就是敲击点发出的音。

  03

  说起“一钟双音”,倒也不神秘,因为编钟独特的造型,像两片瓦扣合在一起,就有两个不同的音。但是,调到标准的音调,可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我们那时的匠人们,要用耳朵听辨音调,高一点就要调低,低一点就要补回去,称之为“千磨万击”也不为过,钟壁内的一道道凹槽是编钟工匠们精心调试出来的“调音槽”。

  听讲解员说,专家们用仪器检测发现,编钟的每个音都十分规范精确,即使在现代设备的帮助下,一位资深的调音师调好整个大钟也至少需要三四天时间,简直无法想象当时条件下,匠人要经过怎样呕心沥血的磨炼,才能调出如此精确的音调。

  石破天惊,两千年前古墓编钟重见天日

  “把你这么一个大家伙埋藏在土里,那坑得有多大?”这个问题嘛,我先卖个关子,下面请你跟着讲解员到历史的现场走一趟吧。

  01

  听讲解员说,时间得倒流到 1977 年,随县正在开山平土。负责施工的队长觉得不大对劲:这土坡四周全是红土,推土机挖出的却是黄土。他以前学过建筑,还是一名考古爱好者,眼前异样的黄土让他不禁怀疑:“这下面该不会是古墓吧?”一寻思,他向上级报告了情况。

  只是,人们对考古业余爱好者的猜测颇不以为然,施工依旧继续进行。直到有一天,黄土和红土都被推去,一层有规律堆放的石板映入眼帘,人们这才紧急联系博物馆和文物考古专家。

  02

  周边的土终于被清走后,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 220 平方米的墓坑,千年来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让墓坑积满了水,潜水泵工作了好几天,墓坑里的水位缓缓下降,我才渐渐在人们面前展示出全貌,让人们叫绝的是,钟架上的几十件编钟,除了几件掉落地面,全部整齐地挂在木架上,两千多年了依然屹立不倒,我是迫不及待地要向人们诉说着漫长悠远的身世故事了。

  江汉诸姬尽灭于楚,唯曾独存

  01

  “咦,你最下面那层中间最大的钟,怎么长得跟其他不一样?”这体型硕大的钟叫做“镈”,其实跟其他钟不是一套,上面的铭文记录着它独特的身世:它是楚王熊章得知曾侯乙逝世后,特制送给曾国的礼物。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称霸江淮,尤其是楚惠王在位时,正是楚国威震四野的时候,为什么要给附属国赠送如此厚重的礼物呢?

  02

  故事还得追溯到“吴楚争霸”。当年,楚昭王躲避吴国军队仓皇出逃到曾国。吴军要求曾国国君交出楚昭王。曾侯以曾楚世代为盟严词拒绝,使楚国得以保存和复国,这个有情有义的君子,就成了楚国的救命恩人。

  03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的主人们,以及同时代的孔子所说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义和音乐,在我们中华文化里,从来都是难舍难分,不管浊世如何尔虞我诈,也信守盟誓,无论时代怎样礼崩乐坏,依然坚持心中的道德信仰。

  而我最爱的时刻,就是记忆里的钟声奏起,我仿佛能穿越回到先秦时代,回到最爱我的主人身边,听他吟唱国乐;回到我尊敬的匠人身边,看他们调试音律,演奏灵魂之曲;在悠扬的乐曲中,感受万物灵性,眼中的天、地、人、物,圆融为一体。

  出 品 人:张 坤 李 迪

  总 顾 问:毛 浩 赵 倩

  总 监 制:方 勤 吴湘韩

  总 制 片:闵 捷 付豪杰

  监 制:王先福 王俊秀

  策 划 人:丁汪敏 郭俊堃

  编 导:张浩祯 席 奇

  统 筹:李雪静

  嘉 宾:王晨艺

  音 频:《国宝的奇妙之旅》节目组

  供 图:《国宝的奇妙之旅》节目组

  特别鸣谢:湖北省博物馆

原标题:王晨艺敲响曾侯乙编钟,感受“一钟两音”的匠造艺术
责任编辑:工蚁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