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2月2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今天,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发布该校附属第一医院专家对新冠肺炎病毒传播途径的研究结果:一名结膜炎患者的眼泪和结膜分泌物样本的核酸检测出现新冠肺炎病毒阳性结果。
据介绍,这一研究结果2月26日在《医学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在线发表。该研究为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第一作者为夏建华,共同通讯作者为沈晔、郭东煜。论文第一单位为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家们建议警惕新冠肺炎病毒可能存在的新传播方式。
从1月26日至2月9日,研究团队对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30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泪液和结膜分泌物混合物开展研究,研究发现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左眼具有结膜炎症,即新冠肺炎病毒引起的红眼病,右眼则没有此症状。
“该患者入院前无结膜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眼科学科带头人沈晔教授认为,这位患者眼部的差异性非常具有代表性。在征得患者同意后,专家研究结膜炎症是否与病毒具有联系。
通过核酸检测,研究发现患有结膜炎的左眼新冠肺炎病毒检测为阳性,右眼则是阴性。为确保研究准确性,专家对患者两只眼睛的结膜分泌物做了三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一致。
目前,该患者通过抗病毒综合治疗,在整体治愈的情况下,结膜炎症也转好,再次核酸检测眼部病毒,检测结果转阴。专家还在持续研究患者是如何因新冠肺炎病毒发生眼部结膜炎症的。
据沈晔介绍,通过这项科学研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患者左眼结膜炎与新冠肺炎病毒有关;存在通过眼部传染新冠肺炎病毒的风险。
“这项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提示医务人员在检查可疑病例时,除了佩戴口罩外,还一定要佩戴护目镜。”沈晔表示,这项研究将为国家新冠肺炎病毒防控相关指南和标准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结膜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眼白的最外层,是眼睛与空气接触的隔离物,氧气可以在结膜吸收,参与代谢的屏障功能,其功能正常可以阻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入。”沈晔说,对于新冠肺炎病毒是否能找到人体免疫漏洞进入人体,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并期待通过合作研究解开新冠肺炎病毒的未知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