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2月2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孙承业今天在做客全国政协“委员讲堂”时指出,不要对找到新冠肺炎特效药抱有太大期望。
疫情发展至今,已陆续有105项新老药物投入临床研究。孙承业今天提醒说,这一过程中也已淘汰了一批药物,药物研究工作是很重要的,但不应该抱太大的期望,“一下找到一个特效药”。2003年SARS疫情发生时,跟今天相似,很多机构都去开发药物和疫苗,但17年来仍然没有诞生SARS特效药和疫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张德兴也指出,不能过于依赖特效药的出现。药物研发是一个选项,但如果把治疗的希望放在特效药上,可能会吃很大的亏,好在国家不是这么做的。
孙承业此前参与制定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等指导性文件。他指出,在新冠肺炎防护方面,很多机构“用了很多办法,给大家吃各种东西”,如宣称吃某药能够预防,但实际上,不要寄希望用一个药来防住一个病毒,“没有哪个病毒是靠药能防得住的”。疫情防控还是要扎扎实实地从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方面入手。
“委员讲堂”是全国政协为委员履职推出的一项创新探索。今天的“委员讲堂”中,多位委员结合自身专业,对疫情防控工作建言献策,并向公众普及普及防控知识。北京市原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委书记、全国政协委员方来英参与了2003年北京应对SARS疫情的全过程,他认为,由于新冠病毒比SARS病毒传染性更强等因素,“我们今天面临的形势,其实比SARS更复杂。”
在他看来,此次一个乐观因素在于新冠肺炎的低死亡率,大量病人是靠支持治疗、靠自身免疫力逐渐痊愈的。
孙承业认为,此次战疫难打的原因之一是,自身无症状的病毒感染者也具有传染力,并且此类感染者比想象的要多,如最近“钻石公主号”邮轮乘客样本检测发现此类感染者超过了40%。战“疫”难打的另一个因素是此次感染的医务人员更多。他强调,全国这一盘棋一定不能乱,大家要坚持住。
2003年SARS疫情期间,方来英曾在北京市的物资保障组工作。针对疫情中暴露出的物资储备问题,他特别建议,今后的物资储备不仅要有实物储备,还要“生产能力储备”,能够紧急动员起生产能力,比如口罩的生产涉及一个产业链,不是一个企业能解决的,一定要有相应的储备和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