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再进隔离区,勇挑重担战“疫”魔

发稿时间:2020-02-09 15:39:07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马富春 李丽娜 中国青年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马富春 通讯员 李丽娜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一夜之间,就连平时人满为患的医院,也突然安静了下来。只有在新冠肺炎隔离病区,仍是一派紧张的战斗状态。

  2月5日,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第一梯队医护人员结束战斗退出病区,第二梯队医护人员郑重“接棒”,继续担负起战“疫”重任。

  第二梯队医护人员由传染科、老年病一科、老年病三科(老年呼吸科)、呼吸科、老年病二科、特需内科等科室的9名医生及32名护理、辅助服务人员组成。兰大一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汪小亚任隔离病房医疗组组长。

  17年前,抗击“非典”疫情时,汪小亚就曾请战一线,封闭式驻守隔离病区整整3个月,积累了呼吸病与呼吸危重症救治丰富的实战经验。17年后的今天,作为呼吸科骨干医师,汪小亚以队长身份,再次领队进驻了新冠肺炎隔离病房。

  按照医院安排,2月5日一早,汪小亚等24名第二梯队医护人员正式入驻隔离病区。对汪小亚来说,眼前这个地方并不陌生。隔离病区分为患者居住的污染区、医务人员工作的半污染区以及医务人员休息的清洁区。患者一般单人单间居住,不能踏出半步,加之对疾病的恐惧,大部分患者显得紧张、焦虑和不安。

  隔离病区的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比普通病房大很多,除了完成常规的护理治疗工作外,还要负责清洁、消毒、搬运、疏导患者心理等工作。面对特殊的患者,汪小亚要求护士们更加专注,定时前去观察和安慰。

  为了更让患者安心,梯队里有医生特意加了每个患者的微信,一有空就跟他们聊天,解答患者的疑问。如有特殊的诊疗操作或者患者病情变化,需要近距离检查,医护人员会在严密防护下,进入患者房间进行充分的面对面交流和检查。

  在隔离区,如果有高难度的操作或者要进出污染区,医护人员都会互相提醒、紧密配合,同时也互相监督,一起杜绝出现任何差错。“此时此刻,我们就是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一个家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一起奋战,绝不能容许任何一人因疏于防护而感染病毒。”汪小亚说。

  作为一名高年资呼吸病学专家、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汪小亚把危险留给自己,主动挑起了重担。在进行采集新冠肺炎病患咽拭子时,他选择独立一人完成全部工作。

  取咽拭子属于风险较大的操作,在取样过程中,患者有可能出现咳嗽、恶心、呕吐等“体液喷溅”,操作者若防护不当,很容易被感染。“我们都明白,汪主任的这个决定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我们,他选择了独自面对危险。”梯队成员、老年病二科副主任医师马志远说。

  医护人员也是普通人,也有家庭孩子,面对不完全了解的疾病,也会有担忧、焦虑甚至恐慌。

  在进入隔离病区之前,汪小亚曾一度担心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是不是能够有效配合,完成医院交付的任务?但进入病区后,他很快发现,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来自各个科室的医护人员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几天来,隔离病房里所有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展开。“虽然穿戴着厚厚的防护装置,无法用语言进行充分地沟通,但大家从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充分领会对方的意思,这非常难能可贵。”汪小亚说,如果没有长时间的专业培训和实践历练,这样默契的协作是难以做到的。

  隔离病区是将病毒隔离起来,防止扩散,但隔离不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病区内部,医护之间、医患之间已经构建起强大的爱心堡垒;而在病区外,医院领导、各部门、各科室以及院外的爱心人士,源源不断送来慰问、关怀和生活用品。

  “这让我们有了坚强的后盾,信心更加充足,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将胜利地走出隔离病区,拥抱鲜花、拥抱阳光、拥抱新鲜的空气、拥抱每一个给我们信心和支持的人。”汪小亚说。

  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将进行14天全封闭医疗救治工作,之后,还将进行14天医学隔离观察。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汪小亚是全队医护人员防控救治工作的“主心骨”;而对隔离病区的新冠肺炎患者,眼前这群训练有素的白衣天使,就是守护生命的希望。

原标题:再进隔离区,勇挑重担战“疫”魔
责任编辑:工蚁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