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新兴际华青年:为战“疫”前沿织就防护线

发稿时间:2020-02-04 21:36:14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吴晓东 崔丽 中国青年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吴晓东 崔丽

  2月2日,际华3502公司首批220套医用防护服下线,10万套生产任务即将全面铺开。为应对疫情,新兴际华集团加足马力,加紧医用防护服和医用药品的生产,争分多秒,和时间赛跑,和病毒抢夺生命。

  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

  截至2月3日,新兴际华集团已累计生产各类防护服3532件。为战“疫”织就紧急防线,他们立下目标:确保2月7日生产1万套,力争1.2万套;2月底生产3万套,力争5万套。从1月30日至今,际华集团共生产75%酒精3万瓶,84消毒液2.1万瓶,洗手液1.5万瓶,液体皂1.5万瓶,抑菌皂0.8万块,这些防疫药品的产能最高提升了400%。

  1月24日下午,新兴铸管武汉销售分公司收到武汉市自来水公司关于急救医院项目的紧急订单,要求提供DN200球墨铸铁管240米及对应各种管件,且务必于1月25日(大年初一)早上送到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

  疫情就是命令,分秒必争!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计划处、生产、仓库、物流……各部门加强联动,排除一切困难,全力支援医院建设。1月24日晚11点,240米的球墨铸铁管及108种管件配备齐全、装车待发。1月25日早上7点,新兴铸管准时将管材运至客户指定工地,与施工人员无缝对接,第一时间开始管道安装作业。1月29日晚9点,承载着应急供水使命的另一车管材被顺利送抵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

  “我是共产党员,更不能退”

  “ 我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刻更不能退!”张寒妮说。

  疫情迅速蔓延。新兴际华医药海药鄂钢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寒妮,自 1 月 23 日(腊月廿九)鄂州紧急“封城”以来, 一直带领急救站的同事们奋战在接诊第一线。

  距离疫区中心武汉仅 40 公里的湖北省鄂州市,很多人在武汉工作,经常往返于武汉鄂州两地的也不在少数。鄂钢医院作为鄂州市第一批定点医院,收治病人的压力大。1 月 27 日这一天,从凌晨零时 54 分调度铃响起后, 张寒妮和护士长何静、司机李汉斌 24 小时没合眼。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要通过核酸检测后确诊,核酸检测数据下午出来后,经专家组讨论确定往往已到深夜,为确保安全和稳定,接到任务时都是连夜转运。最让张寒妮担心的是防护物资紧张,大家的防护服、口罩、护目镜全天都不敢脱下,经常24 小时只喝两口水,粒米不进,就怕上厕所换防护服。库存告急,省一件是一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绝不后退”,截至 1 月 31 日,以张寒妮为站长的鄂钢医院“党员急救站”转运专班已累计执行任务 34 车次,转运患者 67 人。

  党员夫妻档:“非典”之后再出征

  新兴际华医药海药鄂钢医院骨科主任周拥军,和康复科护士曹美兰,是一对在 17 年前曾参加过抗击非典战役的党员夫妇。发挥经验优势、打赢这场战“疫”,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计划、做单、领物、搬运,妻子前脚和大家一起跑步投入到科室病区的紧张工作中,丈夫后脚就出现在鄂钢医院骨科病房里。周拥军前段时间刚做过腰部手术,走路一直要靠推着支架,腰直不起来,医院也建议他在家休养。

  从 1 月 28 日大年初四起丈夫每天都守在医院里。同事们都劝他回去休息,周拥军说,“在医院心里踏实”。

  周拥军、曹美兰夫妇所在的科室都被改造成了隔离区,护士只能天天在隔离区内上班,两个人近在咫尺,但不能相见,“没有后路,不能退却,每一位患者都是我们的父老乡亲,不抛弃、不放弃!” 鄂钢医院先后出 现ICU 主任孙火忠和综合内科医生李静静、放射科医生夏晓兵和呼吸内科护士王娜等 15 对“战‘疫’夫妻档”,有的把年幼的孩子委托给老人,有的不能在生病的父母床前尽孝,有的放弃了原本定好的休假。

  连日来,新兴际华青年奋战在防控疫情的各个岗位,争分夺秒,合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原标题:新兴际华青年:为战“疫”前沿织就防护线
责任编辑:工蚁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