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担忧正逐渐转向经济领域。2月1日,央行等五部委联合推出一揽子新政,条条指向市场关注,为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注入“强心剂”。
在第一财经记者看来,目前公布的措施体现出结构性和针对性的特征,重点针对受疫情影响的特定地区、行业、企业以及人群,政策措施的目标是为了对冲市场悲观预期,消除公众过度紧张情绪。首当其冲的就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
央行2月1日表态,“继续强化预期引导,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充足流动性,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因春节假期调整受到影响的金融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2020年1月下旬存款准备金考核的容忍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对比2003年“非典”时期,眼下我们的政策工具和手段更加充足,操作上强调逆周期调节、灵活适度,同时也更具前瞻性,有充分的底气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顺应市场预期。
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既是全年的目标,也是突发疫情之下中小企业亟需解决的难题。
2月3月,A股以及其他金融市场开市后,银行间市场将迎来约1万亿元的史上春节后最大单日资金到期量,对于金融市场和实体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而言,压力不小。尽管春节前,市场迎来了今年首次全面降准带来的约8000亿元流动性,但不少专家仍表示,在当前背景下,需要更大规模的投放和更便宜的资金。
“除了公开市场操作,也应当通过新增MLF(中期借贷便利)注入中长期流动性。2月可以继续开展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再投放3000亿元左右的流动性。”中信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在保证资金量的同时,央行也提出了“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温彬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一年期MLF利率为3.25%,“可以适度下调5个bp,直接引导2月20日的LPR报价下降,更直接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应对疫情对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好使得实体经济保持平稳。”他还建议,未来要进一步完善LPR报价机制,引导金融机构通过降准、降息,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增加相关领域的信贷和金融服务支持。
去年,央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重点推进了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提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疏通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市场利率已经下降很多。目前来看,整个市场利率保持在了适当的水平,根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数据,2020年1月20日1年期LPR为4.15%,5年期以上LPR为4.80%。“整个货币政策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今年LPR完全有空间继续下降40到50个基点。”明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