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下简称“肺炎疫情”)在我国迅速蔓延,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短期性冲击,同时也会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暂时性影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好发挥金融对疫情防控工作和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2月1日,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发布30项工作举措,部署金融支持防控肺炎疫情相关要求。银保监会有关领导就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和金融市场稳定等相关工作接受媒体采访。可以说,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银行保险机构第一时间积极响应、主动作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以优质、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保持货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融资成本。去年,央行推动LPR利率形成机制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并通过降准、下调政策利率,引导金融机构降低LPR利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受此次疫情影响,部分行业和企业的信贷需求仍然旺盛。与疫情防控密切相关的医疗、卫生、健康、居民生活必需品等领域信贷需求较为急迫,受延迟开工影响,一部分民营、小微企业经营遇到困难,需要信贷支持。因此,要根据肺炎疫情的发展态势和经济增长的需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同时建议央行及时定向和普遍降准、下调政策利率,并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利用MLF、SLF、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并进一步引导LPR利率下行,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是积极发展债券市场,适度增加债券投资。今年,债券市场收益率将延续震荡下行走势,流动性合理充裕对债券市场形成利好。金融机构要适度增加债券投资,做好承销工作。一方面,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疫情结束后,政策重点要回到经济发展上来,基建仍要大力发挥托底作用,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规模有必要进一步扩大至3万亿元左右,金融机构要做好相关安排。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发债成为银行信贷之外的重要融资渠道,银行保险机构要加大债券市场投资规模,多措并举帮助企业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此外,也要注意到,肺炎疫情可能加剧部分民企信用债违约风险,金融机构要切实做好风险防范。
三是对接资本市场,支持上市公司多渠道融资。对于上市公司,除资本市场融资之外,银行也要提供多种融资方式支持企业发展。一方面,对于主业突出、运作规范、前景较好的上市公司,银行可通过综合授信等方式,给予其信贷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对于受疫情影响,出现暂时性困难的上市公司,银行可合理采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如债转股、纾困基金、并购重组等,帮助其渡过难关。此外,银行还要防范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稳定投资情绪与信心。
四是理财子公司批设提速,过渡期适当延长。理财子公司的设立和专业化经营对投资者资产保值增值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银行理财专业化、净值化经营将是大势所趋。对于后续工作,银保监会透露出两大方面部署。一方面是理财子公司数量扩容提速。目前,银保监会已批准16家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未来理财子公司批设优先支持“风险管控能力较强、总资产及非保本理财业务达到一定规模”的中资银行,以及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意味着资管行业专业化、净值化有望提速。另一方面是存量资管业务整改的过渡期适当延长。根据资管新规要求,2020年底要完成存量资管业务规范整改工作,但由于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影响,银保监会提出“对到2020年底确实难以完成处置的,允许适当延长过渡期”,这可看做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安排,有助于帮助银行减轻压力和降低风险,在当前阶段集中精力为疫情防控提供更多支持。
综合来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没有改变,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疫情的冲击,发挥好银行保险机构金融体系主体的作用,确保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作者: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温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