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过,农历年底近在眼前,我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抢票大战。过年嘛,我的理解就是得回家,带娃回乡过年。我以为,孩子倘若缺乏基本的乡土知识,对乡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一无所知,那将是重大的知识缺陷。
但我深知,当下的执拗或许可以给他们幼小的心田厚植一些乡土观念、知识与技艺,但无力改变发生在未来的大概率事件:他们长大了,忙碌了,尤其是如果爷爷奶奶不在了,他们就对乡村没有什么牵挂了,回老家的频次会越来越少。乡村还回得去吗?我不止一次问自己。
我老家是鄂东丘陵地区的一个偏僻村庄(自然村),过年期间有93人,年初八后大家陆续进城务工,过了正月十五,一下子降到了15人。这就是我们村的常住人口数量。改革开放初期,男人外出务工,妇女老人和小孩在家;渐渐地,部分妇女也加入了打工者的行列,孩子和老人驻守老家;近年来,不少家庭经济状况大为好转,为了让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很多人选择在城市买房,孩子有机会在教育水平相对好的县城学校或大城市学校念书,不少爷爷奶奶作为“老漂族”,进城为子女分担家务、帮接送孙子(女)上学放学。每逢过年,这些人集体返回村里,这是我们残存的“村落乡土认同”。
乡村为何留不住人?这一方面是现代化、城镇化和工业化浪潮的自然结果;另一方面是城乡二元分割体制所致。就业机会的匮乏,教育与医疗条件的严重滞后,道路与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欠账,整体导致偏远地区的乡村发展困难。
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美丽乡村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成效显著,乡村面貌总体上得到较大改善。最近,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对外通道顺利打通,推动贫困地区交通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而山区孩子的上学难问题得到进一步关注,一些学生较少、对外交通不便的教学点得到保留。
但是,如果忽视乡村发展与建设的内在规律,就可能让政策精神走偏。比如,一些地方资本大行其道,各种产业园铺天盖地,形象工程与面子工程难以让本地居民从中受惠;一些乡村不惜拆除古老的民居,砍掉原生的树林,破坏原有的自然与生态格局,一味追求整齐划一。
乡村和城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两者的发展逻辑与演进规律截然不同,两者的价值与意义也大相径庭:城市的价值更多关乎产业主导下的经济体量,重视投入产出比等指标;乡村的价值则更多体现在其生态价值、生活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教化价值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把城市的套路照搬到乡村,用发展城市的思维去发展乡村,难免驴头不对马嘴。
比如城市强调“快速”,乡村则不能“太快”,如果太快,容易破坏乡村固有的慢节奏特质,甚至破坏邻里之间的和睦关系;城市满眼都是钢筋混凝土,乡村如果也这样,就会严重伤害其田园生活的本色;在城市思维里,树叶是垃圾,需要清扫、回收、运输与处理,因为落叶没有办法融进泥土,但乡村则不需要,落叶自然融入泥土,倘若刻意模仿城市的做法,不仅浪费物力和财力,还破坏了乡村的生态循环系统。
总之,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不是把乡村变成城市,城市吃掉乡村,而要各自发挥各自的核心价值,按各自发展规律自然演进,两者实现共存共融。只有破除以城市思维发展乡村的错误观念,把乡村价值有效融入当下的乡村振兴战略中,通过城乡互动与统筹不断持守与弘扬乡村价值,“乡愁”才成为可能,乡村才能回得去,人们向往的那种田园生活才能永远存在。
姚华松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