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教学先锋

发稿时间:2019-12-18 04:4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鸿晟 李培 中国青年网

  初冬的一个深夜,在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里,身着“孔雀蓝”的史玉敏正在全神贯注地修改课件。

  此时,一个陌生的号码打过来。等她接起电话,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教员,我是您的学生徐超越啊!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

  放下电话,史玉敏感慨万千:“为人师者,最高兴的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能在一线部队发光发热,最欣慰的就是他们在毕业之后学习的主动性丝毫未减。”

  从小成长在军人家庭的史玉敏对部队有着特殊的感情,2007年研究生毕业时,正值军事院校公开招聘,史玉敏便报考了文职岗位。“家人对我投身军营的选择非常支持,而我又毕业于师范大学,成为一名军校教员,既圆了我的军旅梦也圆了我的教师梦!”谈及当时的选择,史玉敏依旧掩饰不住内心的自豪和满足。

  回想10多年前,初入军校任教的史玉敏由于缺少教学经验,对待工作虽然认真负责、满腔热情,但学员们似乎并不买账。她想在课间和学员聊聊天拉近距离,大家却有意回避。讲课中提问,不少学员因怕被点名故意埋下头,课堂气氛也有些沉闷。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史玉敏将自己每堂课的教学过程录下来,然后反复观看教研室前辈的精品课程,在对比中找差距、寻不足。同时,她还虚心向老教授们请教,不断学习教学姿态和方法。每次授课之前,她都要提前进行模拟试讲,请教研室其他同志帮忙“挑刺儿”,直到把每个原理、每个案例讲解透彻、梳理清晰,才会站上讲台。对于史玉敏的努力,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最初的那种抵触,也在慢慢消逝。

  为了成为真正被认可的“知心姐姐”,史玉敏主动融入学员中,和这些80后、90后们谈读书、评电影、聊音乐、唠家常……相同的兴趣爱好很快打开了学员们的话匣子,史玉敏也逐渐成为学员们无话不说的朋友。心与心的距离近了,教学上的配合便更加默契,学员们也敢于大胆提出对她授课方式的看法和建议。

  “学员是课堂的核心,他们的诉求便是对我的要求。”史玉敏欣然接受了很多好点子,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同时,授课的思路和风格更活了,她的课也受到了大家追捧,也正是有了这群“粉丝”的支持和陪伴,史玉敏逐渐成长为响当当的教学能手。

  在打造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学员们像史玉敏的战友一样,自发地陪伴她加班筹备课例项目、充当“义务评委”。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她一举斩获国家级一等奖。

  “教学水平强,科研能力棒。”在同事们眼中,史玉敏不仅是一位教学先锋,更是一个学术上的行家里手。主编教材两部,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成绩,让史玉敏在科教研究方面硕果累累。

  近年来,海军建设突飞猛进、武器装备迭代更新速度加快,这对院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史玉敏清楚,课堂连着战场,学员们都将成为部队的一线战斗员。她说:“对表实战需求,部队急需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打仗用什么,我们就教什么。”

  爱琢磨的史玉敏通过在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中走访见学,不断吸收名校关于信息化教学方面的“锦囊妙计”。她大力推行“基于翻转的混合教学模式”,结合军校学员的特点和管理安排,从学习目标、要求,到流程图和实施方案精心设计,把战场搬进课堂,推动教学信息化改革。

  “携带大量工具书执行任务不现实,遇到技术问题时又无资料可寻,而任务过程中又禁止使用手机联网查阅资料。”针对毕业学员来电反馈部队驻训时间长、外训任务多而造成专业学习不便的实际情况,史玉敏于2017年开始主持“智慧教室”建设。利用该项目研发的专用平板电脑,可以直接扫描对应军事课目的二维码,不需要联网就能离线获得所需知识数据,此举不仅解决了院校网络带宽窄、获取资源慢的问题,也杜绝了在外执行任务期间使用移动互联网容易发生的安全隐患,更为当前火热开展的“军事职业教育”再添“法宝”。

  史玉敏潜心教学育人,不仅获得了领导的认可,也收获了属于一名文职教员的精彩。她连续多年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参与科研项目15项,其中“某型飞机起落架模拟训练系统”,解决了课目在实装上无法组训的难题,有效缩短空地勤人员培训时间,提高了培训质量,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面对成绩,史玉敏说:“作为一名教员,永远不能忘记自己的主责主业是教书育人。看到我的学员们为了学习上的问题辩论不休,为了提高能力积极发问,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随着军队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文职队伍,作为一名“老文职”,史玉敏见证了文职人员制度的不断完善,她说:“今年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文职人员方队首次亮相,赢得大家纷纷点赞。我一直相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作为新时代的军队文职人员,我们在强军兴军的道路上必定大有可为!”

  张鸿晟 李培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教学先锋
责任编辑:高秀木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