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应尽快打开公办高职办本科职教“天花板”

发稿时间:2019-12-16 03:26:00 作者:侯长林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尤其是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建设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提出了“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的要求,但是,职教本科如何破题,依旧众说纷纭,没有确切答案。

  过去几年,国家出台政策引导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应该说是卓有成效的,绝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对应用型高校的类型定位高度认同,但对职教本科类型定位有较大的抵触心理。所以,想通过新建本科院校应用转型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本科层次,难度较大。

  并且,教育部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已经将“应用型”作为高校三大类型之一进行了明确。因此,笔者以为,让新建本科院校继续在应用型高校类型中安心发展,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再次引导这些学校第二次“变身”,转到职教本科建设的轨道上来,是不会办好的,一是他们本身不愿意,二是他们也缺乏职业教育的积累和积淀,最终可能会“几不像”,甚至有点“瞎折腾”。

  如何构建职业本科教育?今年6月,教育部已经批准了15所民办高职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数量虽少,但已经有了突破,相信这条道路还会越走越宽。但仅仅依靠民办高职专科院校来建设职教本科,无论从“质”还是“量”上,都无法完全补齐短板,也很难办出高水平的职教本科来。

  要想补齐补好职教本科短板,笔者认为,除了继续支持民办高职专科院校升格外,还应打开公办高职专科院校升“本”的“天花板”,让既有升本愿望,又有较强实力的公办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从2018年的教育统计数据看,我国高职专科院校已经发展到了1418所(其中公办1088所、民办330所),公办学校占了主体地位。如果未来公办高职专科院校中有200-300所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变化后的数量从结构上看也是合理的。如果职教本科对公办学校完全关门,会从某种程度上动摇公办高职专科院校从事高职专科教育的“军心”,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可喜的是,教育部12月5日发布了全国第二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名单,虽然6所学校中只有1所是公办高职院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但可以说明,这个“天花板”终于打开了口,尽管只是一个小口。

  但是,在当前“职教本科”和“双高计划”的背景下,怎么能够建立一种机制,让全国所有的高职专科院校都能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有所期许呢?是否可以这样思考,通过建立一种“动态升本”和补充“双高计划”的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

  所谓“动态升本”和补充“双高计划”的机制,是指每年从“双高计划”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中遴选5-10所,用10年左右的时间先期建设共50-100所职教本科。同时,每年因此而产生5-10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空缺,又从“双高计划”中“高水平专业建设学校”择优递补。同理,因递补产生的5-10所“高水平专业建设学校”空缺,又从非“双高计划”学校中择优遴选。这种机制一旦形成,就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合理注入了一种资源和能量流动的活力,也为职教本科阵营把好了第一道入口关。

  当然,这种机制也是有隐患的,那就是高职专科与职教本科两种层次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关系问题。我国高职专科院校由于长期只讲专业不谈学科,“双高计划”也只提专业,没有学科。有的学校甚至视学科如洪水猛兽,升格为职教本科后,这种意识的改变将是漫长而艰难的。不过,进一步深入思考,无论是“双高计划”中的学校,还是“双高计划”外的学校,都存在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无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从何而来,只要从我国高职专科院校中来,升本以后都需要理念上的优化和更新。

  那么,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学科建设与研究型高校、应用型高校有区别吗?答案是肯定的,笔者认为,能够体现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本质属性的学科,才能成为这类学校学科建设的主流,这种学科就是职业学科。对于职业学科的建设问题,需要另外深入讨论。(作者系铜仁学院校长)

  侯长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