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兰州兽医研究所防控措施已落实 布鲁氏菌病不会对周围人群构成新威胁

发稿时间:2019-12-07 09:3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王豪 马富春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兰州12月7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王豪 记者 马富春)针对网曝“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多名同学疑似感染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一事,12月6日,兰州卫健委发布官方消息显示,2019年12月2日,兰大一院西站院区上报4例疑似布鲁氏菌病病例,均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人员。

  截至12月6日12时,已检测263人,其中抗体阳性65人(含上述4例),以实验室工作人员为主。65人均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及时采取规范治疗措施。农业部门正在积极进行病源追溯、现场处置,各项监测处置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目前,甘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已做出重要批示,在国家和省级卫生健康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兰州市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工作组对该研究所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组织临床专家开展心理疏导、专业咨询,制定治疗方案。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表示,将积极对血清学阳性人员进行诊治,配合卫生健康委追查疫源。在收到报告后,已封闭相关实验室、实验动物、动物舍,配合流行病学调查组调查40多人,配合调查组对动物房饲养实验动物实验室进行了取样,对阳性人员用餐餐厅、研究所周边饭馆进行调查。目前,具体的疫源调查工作正在进行,有新情况将及时发布。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信息称,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群众称之为蔫巴病、懒汉病。人类对布氏菌属中的大多数细菌都是易感的。染疫的家畜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及其产品或其污染物而感染布病。

  甘肃省是我国5个畜牧业大省之一,同时也是历史上布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曾有不同程度的暴发和流行。

  该病可侵犯人体的网状内皮系统,引起多系统多器官损害。潜伏期一般为1~3周,平均为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会更长。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长期发热等。病程长短不一,以3~12个月者居多,多数患者只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一般预后良好。患者如不及时治疗,易由急性转成慢性,反复发作。

  甘肃省疾控中心建议职业人群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积极学习布病防治知识,在日常工作中穿戴工作服、橡胶手套、围裙、帽子、口罩和胶靴等个人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从事疫苗和诊断制品生产及布病防治科研等职业人群,必须穿戴一次性连体防护服、鞋套、N95口罩、乳胶手套、一次性帽子等个人防护用品,必要时戴护目镜。

  除此之外,要规范操作,养成良好习惯。在工作场所做好对病畜排泄物和流产物,死畜及其肉、内脏和皮毛及工作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确保各类污染物无传染性。工作结束后做好工作场所和器具及个人消毒。

  用人单位要积极组织开展职业卫生培训,增强职业人群对布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对职业性布病人群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条件及必要的防护用品,确保职业性布病防护措施的落实。对从事接触职业性布病危害的作业劳动者,应当按照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据了解,布病是人畜共患性疾病,人的传染源主要是牛羊等染疫动物,人传人的风险极小,目前国内尚未报道过人传染人的病例。该研究所重点场所防控措施已经落实,不会对周围人群构成新的威胁。(健康中国)

  

原标题:兰州兽医研究所防控措施已落实 布鲁氏菌病不会对周围人群构成新威胁
责任编辑:工蚁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