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让志愿青春力量延伸到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发稿时间:2019-12-06 04:48: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杜沂蒙 中国青年网

志交会公益导师分享会现场。杜沂蒙/摄

  禁毒法制宣讲、家电维修、社区文明治理……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能做些什么?又有哪些新“花样”?在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交流大赛暨志愿服务东莞交流会上,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高校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项目团队代表聚在一起,展示内容、交流经验、共同探索更好的模式。

  “筑绿菜单”打造社区居民美好生活

  插花艺术、无土栽培、日常植物养护、花卉栽培……在武汉的一些社区,这些生活中的“琐事”,如今已然成为不少居民茶余饭后的小美好。

  这还只是1.0版,因为华中农业大学志愿者们的加入,学校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近几年得到了不小改观。社区荒地改造、屋顶花园……越来越多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正逐渐显现。

  从知识科普、园艺体验到亲身实践,华中农业大学张瑜服务队的学生,为社区居民设计了一整套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筑绿”体验之旅。

  “我们用趣味体验改变传统‘环保’给居民的刻板印象,将其转化为兴趣爱好,提高环保意识,化被动为主动。”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团委书记、“筑绿江城”项目负责人熊萧萧介绍,团队成员是一群来自园艺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社区志愿服务当中,为社区环境绿化和景观优化提供支持。

  赵伶艳曾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亲子活动。事后,一个小朋友的妈妈坚持让孩子把得到的活动小奖品分给她。“那位妈妈对孩子说,没有姐姐的帮助你也不能拿到奖品啊,又告诉我,要让孩子懂得感恩和分享。”赵伶艳觉得,从那一刻,她对志愿活动有了新的认识,“一个很小的道理,但我感觉好像有一束光照进内心,特别温暖”。

  “我们的初心就是运用自己的专业,结合社区居民需求,提升居民的参与度和成就感,认识到社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其主人翁意识,主动改善社区环境,使居民在参与环保的同时共享环保成果。”熊萧萧介绍,最初,应社区工作人员邀请,项目实施团队有机会进社区,依托专业知识贡献一份志愿服务之力,比如开展基本的植物认知、花卉养护等知识的科普,“从一开始就是根据社区需求精准开展志愿服务的”。

  “后来,找上门的社区多了,我们通过调研充分了解社区绿化特点和居民关于环境美化、家庭园艺等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社区‘筑绿菜单’,建立菜单库。”熊萧萧说。

  “筑园·添绿”是团队开展的项目内容之一。如何在社区注入绿植?

  在他们看来,绝不是随意种点花草这么简单。前期,志愿者们会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社区实地调研,进行土质勘测、地形测绘、微环境调查分析,并制定初步种植方案。经过讨论确立方案后,志愿者们会号召并指导居民一起加入进来,共同种植和定期养护。

  “邀请居民加入,不仅能及时反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进行总结、答疑、记录;志愿者们还经常根据实际需求在日常养护中穿插知识课堂。” 熊萧萧期待,通过志愿者和居民互动,加深居民对环境的亲切感,能够带动大家主动改善社区环境。

  项目自成立以来,“知园·解颐”环保创意小课堂开展40余次,“品园·造艺”举办园艺体验类活动50余次,“筑园·添绿”组织种植养护活动20余次,受益居民人次超过20000。

  在玫瑰湾社区,团队成员定制“屋顶花园”菜单,花了8个月时间,将原本搁置的屋顶荒地打造成约250平方米的花田,并且制定了花园规划计划和种植日志。

  “玫瑰湾社区的屋顶花园是我感觉最实在的收获。”赵伶艳说,一片荒地,经过半年多的调研改土种植,最后开出了一片郁金香。“看到花的那一刻,觉得那片花田不仅开在了社区的屋顶上,也开在了每一个志愿者的心里”。

  团队成员总是在这样一次次阶段性收获中感受到志愿服务的温暖,获取持续志愿服务的新动能。

  在洪山社区、南湖山庄,团队成员多次开展无土栽培技术知识讲解与实际操作步骤演示,百余名居民已掌握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及水培具体方法,主动参与家庭园艺。

  谈到这些“筑绿”成果,熊萧萧感到欣慰。她介绍,武汉市“区校对结”政策为社区与高校建立联系提供了渠道,园艺、景观等相关校友企业提供资金、资源及技术等支持,张瑜服务队已与洪山区玫瑰湾社区、丽岛社区、金鹤园青少年活动空间等8个社区建立了社区志愿服务基地。

  “百姓城管”为社区治理注入“营养液”

  带着学生一起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耿颖最开心的就是看到社区有人因为他们的参与而变得更好。

  曾经,他们在做禁毒法制宣传进社区的时候,志愿者们遇到一名有过吸毒史的姑娘。

  她和志愿者差不多年纪,却没再读书。“看到我们的时候,她试探着问,你们是大学生吗?做这些宣讲免费吗?”耿颖说,当得知他们是志愿者、了解了他们在做的事情后,那位姑娘也表示想加入进来。

  让大家开心的是,后来在志愿者的鼓励下,她不但加入到社区志愿服务当中,还跟着大家一起到苏州戒毒所参与志愿服务。

  如今,这位曾因吸毒待业在家的女孩状态越来越好,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过程中,志愿者们会发现,不少社区治理工作虽然有相关部门跟进,但是在具体工作中还是会因为基层人手紧张等一些原因不能完全得到落实。比如社区吸毒人员定期检测、禁毒法制宣传推广等,有时并不能及时跟进。

  “志愿者的加入,对社区青少年的引导更细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各部门工作衔接中的缝隙。”

  常熟理工学院团委副书记吴涛觉得,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恰好是推进有关机制落实中的一个补充。他有个比喻,城市文明就像树干、树枝,志愿者进社区服务,就好比“营养液”,“精准、细致的服务,可以渗透到社区每个角落”。

  “社区是城市文明的‘末梢’,需要‘营养液’的‘滋润’才能更好地展现城市文明的基础。”作为常熟理工学院“营养液”大学生百姓城管社区志愿行项目负责人,耿颖解释,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看似平常,但实际上,却在潜移默化中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社区文明输送能量。

  她举了个例子,社区工作人员精力有限,社区市容秩序混乱、乱扔垃圾、乱设摊、乱张贴等现象难以制止,在城管局带领下,志愿者们协助社区管理和维护社区良好环境,并引导社区居民通过“常熟志愿者”平台申请成为百姓城管,进行社区志愿服务,共同维护市容市貌。

  “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不是简单地做服务,更多在于培养他们服务社会的意识。”吴涛说。

  作为“营养液”大学生百姓城管社区志愿行团队学生负责人,刘春秋参与过不少志愿活动。

  在孝友中学的一次“垃圾分类”宣讲,“第一次面对五百多张稚嫩的脸庞,我紧张得手心直冒汗”。

  正是那次,在化学实验模拟重金属污染的环节,当她把鸡蛋清倒进硫酸铜溶液的瞬间,小朋友们发出惊呼声。他们不停地问,这是为什么呀?污染真的会这样吗?宣讲结束后一个小男孩跑到她身边,追问刚刚是不是在变魔术。

  “那一刻,我感到莫名的幸福。”刘春秋觉得,自己可能在小朋友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科学的小种子。“志愿服务无大小,志愿精神无极大。”刘春秋感觉,在志愿活动中,自己一路成长,一路收获。“未来我还会继续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前行”。

  在常熟理工学院,正因为有了一个个像刘春秋这样的志愿者,“营养液”大学生百姓城管社区志愿行才能不断延续、发展。

  经过长期探索,一支80多人的志愿服务团队兵分5路,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

  耿颖举了个例子,团队以“社区-街道-大学生”为主线开展的街道家电维修、旧物回收、安全知识宣讲等,就是符合社区需求的精准志愿服务。而这种“社区提交服务需求,街道作为中转站,负责供需对接,大学生志愿服务队负责落实”的模式,也在其他志愿服务活动当中得到了推广。

  大学生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怎样才能确保不成为“面子工程”?相关人员合法权益又如何保障?

  他们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地的方式。常熟理工学院、常熟市城管局、常熟教育局共同指导运行,城管局和教育局作为中间桥梁纽带,引入街道参与,为学习与社区活动共建提供保障。

  耿颖介绍,几家单位共同给予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项目实施由“营养液”大学生百姓城管社区志愿行团队执行;社区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社会实践基地,有效拓展了高校社会实践新空间,确保了实践育人出成效。

  “目前,项目开展3年,覆盖常熟市6个街道,对接了29个社区。”耿颖感受到,这些学生们正在以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为建设文明美丽新常熟、强富美高新江苏、美丽中国贡献大学生的青春力量。

  “社区1+1”班级社区对接,让志愿服务制度化

  大学里的一个班级学生,持续对接一个社区,而且一届届学生互相传承,接力参与,难吗?事实上,这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活动,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开展了5年多。

  2014年,全国首个由高职院校和街道办在城镇社区建设的社区学院在青岛市灵珠山街道办事处揭牌。校、地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学院和社区分别发挥人才优势和地域资源优势,聚焦社区需要,志愿服务成为共建项目之一。

  相鸿鑫是“社区1+1”项目团队的一员。她介绍,那会儿正赶上当地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学们每周固定时间到社区开展挂职锻炼、义务支教、文化传承等志愿服务活动,助力西海岸新区社区建设。

  与其他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不同的是,在这所学校,每个院系对接一个街道,每个班级负责一个社区。

  “我们建立班级社区对接机制,就是为了加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甲珉介绍,学院打造“美丽乡村行”品牌,常态化志愿服务课程,学生把进入社区参加志愿服务当作课堂的延伸,以社区助理的身份,参与到社区管理事务中。

  比如,以灵珠山社区学院为切入点,每个院系、每个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志愿服务基地,共同构建了百个班级对百个社区模式。

  班级与社区对接,怎么接?接什么?这些在二级学院与街道办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中,都有明确规定。另外,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担任所在二级学院总指挥,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与对口社区对接确定分工分片与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不仅考虑到不同社区的现实需求,也为学生构建了阶梯式志愿服务培养模式。

  高真是学校团委老师,她介绍,大一新生入学时间短,志愿服务意识培养很重要,这个时候,学校会组织大家参与一般性志愿服务,比如进社区、敬老院开展常规服务。到大二阶段,不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形成了一定习惯,个人专业技能也有所提升,表现优秀的学生就能够参与到“家电维修”“小马支教”这样的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高真发现,经过前期锻炼,在大三面临毕业实习时,不少长期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会选择到贵州山区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

  2014年开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获批可以选拔学生参与“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学生报名到西部去。高真说,学校这种阶梯式志愿服务培养模式,让学生们先适应了一般性服务,慢慢尝试难度大一点、条件苦一点的,到毕业的时候,他们才有能力和勇气报名“西部计划”志愿服务,扎根西部。

  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的平台搭建好了,学生也更愿意积极参与其中。在这所学校,学生毕业时,除了毕业证,还会获得一本志愿服务证书。原来,自2014级在校生开始,学校实行《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证书制度》,正式将制度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在校生累计服务时间达到100小时的志愿者,认定4学分,才能毕业。

  高真坦言,“好多学生一开始为了学分去的。”但是一个变化是,这些学生去了,大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慢慢喜欢上志愿服务,开始定期参与。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杜沂蒙

原标题:让志愿青春力量延伸到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责任编辑:高秀木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