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合肥12月1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海涵 通讯员 张劲松)今年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举行主题为“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的大型义诊、科普活动。来自医院感染科、皮肤科、神经内科、介入科、内分泌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现场为咨询者答疑解惑,同时还进行了艾滋病日主题科普展览。
“艾滋病传播途径为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从2019年1月~10月安徽省新报告病例数来看,性传播为目前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新报告病例中,经性途径传播感染的比例占98.7%。”现场,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副院长、安徽省艾滋病诊疗中心常务副主任高勇介绍道。
“大多数患者在潜伏期没有症状,但少部分人在潜伏期会有淋巴结肿大和神经系统症状,淋巴结肿大也是潜伏期的标志性症状。目前,艾滋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针对机会性感染的治疗以及针对肿瘤的治疗。”高勇表示,只要患者正规合理地用药,艾滋病病毒可以被有效抑制。
高勇建议,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在饮食上应当以高蛋白和高能量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也应少食多餐、定时进餐。此外,保证食物多样化、注意饮食卫生、进行适量体育锻炼、保持良好情绪都很重要。
高勇同时呼吁,要整合、发挥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村)民委员会等多方力量的优势和作用,共同防控艾滋病。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9年10月31日,报告现住址为安徽省的HIV感染者/患者存活病例数19604例,总体上仍呈低流行态势,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现存活病例中,以青壮年为主。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和教育部等10部委联合印发了《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聚焦性传播和消除母婴传播,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精准实施六大工程,明确任务分工和督促各地落实。
“近年来,安徽省乃至全国抗击艾滋病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社会团体、公众人物、志愿者和企业等社会力量进一步参与。除了专业医疗救治手段,还要设法缓解艾滋病患者受到的社会排斥,才能真正做到关爱和帮助艾滋病患者。”高勇补充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义诊活动现场。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海涵/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义诊活动现场。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海涵/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义诊活动现场的知识宣传单页。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海涵/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