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刘伯承给儿子的信

发稿时间:2019-11-21 11:27:14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关捷 中国青年网

  1962年,刘伯承看到教育部一则关于高等学校的调查,他马上写信给儿子刘太行说:“这次调查,成绩优良者10人,8个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子女,一个是农民之子,一个是右派之子,而干部子弟一个也没有。要警觉……”

  信中,刘伯承还问儿子,“谦虚谨慎的学习习惯在修养否?”

  刘伯承元帅19岁离家后再没有回来。但家乡人深深景仰他,敬爱他。

  在重庆开县,关于他的成长背景,他的性格特征及传奇生涯,不少乡人都能说出一二。老年人在茶馆里讲,年轻人在网上说。在故居和纪念馆周围,差不多人人都是解说员。

  作为崇拜者,心中最大憾事之一,就是没有拜见过刘伯承元帅。这位传奇的当代战神,实在令人仰慕。

  2009年7月6日晨,从开县宾馆雇一辆三轮车来到刘帅故居前,时间还早,这里还没有开门。幸好,这里有位东北老乡,名叫陈胜明。他是哈尔滨人,因妻子是开县人,所以来此落户,并在纪念馆工作。他破例提前打开了大门。

  刘帅故居与开县赵家镇隔河相望,坐落在风光旖旎的小华山下周都村,为翠竹层层环抱。门前的浦里河沿山脚奔流向前,浩荡流入长江。 故居建筑是一栋青瓦土墙的三合院,属晚清川东一带的普通农舍。故居的正堂屋大门上方,挂着邓小平亲笔题写的“刘伯承同志故居”大匾。

  1892年12月4日,刘伯承就诞生在这里。他在这里生活了19个春秋,直到1911年离家从戎投身辛亥革命。

  故居内现藏有文物35件,其中11件文物及刘帅当年使用过的书籍、物品复制件,分布在元帅少年时代居住过的卧室、父母居室、灶房及堂屋。这些原状陈列,真实地再现了刘伯承1892年至1911年期间的生活状态。

  故居门前,有个食杂店兼小茶馆。三五老人已在这里开始了四川人每天的必修课———吃早茶。老人们的方言,北方人难以听懂。陈胜明做翻译,方便多了。

  一刘姓老人说:“我和元帅是同族,他呀,心中装着的只有我们国家,加上解放后身体不好,他19岁离开这里后,再也没有回来。想家乡了,他就派儿子女儿回来看,然后,回去向他汇报。”

  崇文尚武,是刘伯承元帅家乡的文化特征。作为伟大的革命家,刘帅的崇高品质给故乡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乡亲们坐在元帅铜像下,指着山上的刘帅墓,对前来凭吊的中外客人一说再说:他有着高山一样的情怀!

  1952年的一天,刘伯承收到中宣部的一封信。

  信中说:“刘伯承同志,兹寄上苏联大百科全书‘刘伯承小传’稿样,请你详细补充和修正其中所叙事实……”

  刘伯承翻书样,只见上面写道:“刘伯承,四川开县人,革命军事家……”看到这里,他拿起了毛笔,把“军事家”三个字勾掉,改成了“军人”二字。秘书说:“您这样改怕不行的,人民解放军每个战士都是革命军人,人家这是写您。”

  元帅回答:“我又怎么样?我就是一个革命军人嘛!革命军队是个大‘家’,仗是大家打的,怎么能说个人是军事家呢?”

  上世纪50年代初,元帅在南京工作。谁能想到,他的夫人汪荣华一年四季都是骑自行车上下班。有一年冬天,南京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很晚了,汪荣华还没回来。刘伯承的司机就开车出去,在半路上把汪荣华接了回来。第二天,刘伯承得知了此事,批评他公车私用。司机说,天气不好,又晚了……刘伯承说:“车是国家给我办公用的,家属不能随便坐。骑不了车,可以走回来嘛。”

  刘伯承经常对孩子们说:“我打了一辈子仗,身边没有什么私人财产好继承,你们不能靠着我刘伯承这块牌子生活,你们要自尊自立自强不息。”

  在刘帅家的电话间里,一直贴着一张他夫人汪荣华写给子女的告示——儿女们,这些电话是党和国家供你爸爸办公的,你们私事绝对不许用这些电话。假公济私是国民党的作风,不许带到我们家里来。

  1964年,女儿刘弥群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书,当时农村正在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学校要求,大学生到农村参加8个月的“社教”活动。刘伯承非常支持女儿去农村,他说,下去体会一下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干部子弟生活优裕,如果长期脱离群众,将会养成资产阶级意识。下农村是好事,不要让人说我们是‘红墙里的贵族’。”

原标题:刘伯承给儿子的信
责任编辑:工蚁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