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接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采访时表示:“北约正在脑死亡。”11月7日,报道一经刊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美国、德国、加拿大、波兰等国和北约、欧盟等组织的高官纷纷发声力挺北约。
不可否认,北约的确面临着严峻挑战。一个军事联盟是否成立,决定因素是其所面对的威胁是否存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8月,对手是华沙条约组织。然而,从1991年4月1日起,华沙条约被正式废除,北约的对手和北约盟国的威胁已不复存在。
美国政府的单边主义和无视盟国利益、安全等因素也使北约内部出现了裂痕。特朗普上任以来,向包括北约盟国在内的贸易伙伴挥舞关税大棒,主要北约盟国和欧洲大国如德国、法国等都未能幸免。对此,相关盟国纷纷进行贸易反击。特朗普还催逼北约盟国将防务开支增加到国内生产总值2%以上,甚至要求达到4%的水平。对于特朗普要“从欧洲撤军”的威胁,欧洲国家的回应是“别忘了带走你的核武器”。
美国执意退出《中导条约》,使得欧洲成为美俄军事博弈的潜在受害者。因为如果俄罗斯大量研发和部署中短程导弹,欧洲国家势必成为美俄军事对峙的前沿。俄罗斯总统普京非常高明地宣布不会部署针对欧洲的中短程导弹,成功减轻了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警觉和敌意,这也使得美国的任性“退约”显得自私和无视欧洲国家安全。
但是,要说北约正在“脑死亡”,还需要冷静观察。北约组织的主题框架、组织结构完好无损,日常运作也很正常。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由成员国外长组成,必要时国防部长、财政部长和政府首脑也可与会。北约理事会下设的常务机构有北约秘书处,设秘书长一人,现任为廷斯·斯托尔滕贝格,曾任挪威首相。北约盟军最高司令一般由美国欧洲司令部司令兼任,以体现美国在北约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当前,这一切都没有任何改变。
冷战结束后,北约不仅没有像对手华约那样解散,反而逆势扩张。可以说,北约内部的凝聚力依然强劲。马克龙关于“北约正在脑死亡”的言论一出,立即引发美国和其他北约盟国的强烈批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强调:“北约仍是欧洲安全的基石,任何试图让欧洲与美国脱钩的尝试,都将伤害欧洲自身。”
可以判断,北约不会在短时间内消亡,不仅因为它们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更是因为美国、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地缘政治争夺依然存在,变化不过是博弈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局面,体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博弈也有合作等新的特征而已。
俄罗斯与美国和北约之间的军事博弈并没有停止。北约频繁举行针对俄罗斯的军事演习,俄罗斯也针锋相对,强化欧洲方向军事部署、展示先进武器装备,双方的战略博弈和军事对峙不断升级。
据美国驻欧洲陆军司令部司令克里斯托弗·卡沃利透露,美军计划2020年春季在欧洲地区举行大规模演习,并计划在北约框架内进行25年来向欧洲大陆进行最大规模的兵力投送。此次军演代号为“捍卫者-2020”,参演兵力包括来自19个北约国家的3.7万名官兵,演习主要目的是提高北约国家军队的战备水平,有效威慑潜在作战对手。这个作战对手是谁不言而喻。
马克龙提出“北约正在脑死亡”论断是有具体针对性的,直接原因就是特朗普背叛叙利亚库尔德盟友的决定和行为。特朗普在今年10月突然宣布从叙利亚东北部撤军,为土耳其军队入侵叙利亚打击库尔德武装“开绿灯”,被广泛认为是背弃盟友的可耻举动。马克龙所要表达的,包含着对美国种种不顾盟友利益做法的不满,也有增加法国在北约内部发言权的考虑。总的来说,欧洲国家单独面对威胁,远不及集体防御机制来得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北约存在的意义已经超出传统防御范围。北约成立的初衷是为了维护美国和欧洲国家的集体安全,目的是防御性的。但随着冷战结束、两极世界终结,北约的强敌消失了。1990年,北约盟国采取集体行动组成多国部队发动海湾战争,是北约首次防区外作战,也使得北约的集体防御功能转变成防区外的进攻作战。此后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也是如此,这使得北约的功能早已超出原有界定。基于美国的全球霸权需要,打造针对伊朗的海湾“护航联盟”这一“海湾版北约”,以及试图打造实行“印太战略”、针对中国的“印太版北约”的努力,正在成为以美国为主导的军事冒险的新动向。
总的来说,美国与北约盟国之间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矛盾是浅层次和具体的,共同利益是深层次和整体的。那种认为美欧即将分手、北约即将离散的看法,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北约作为一个军事集团,其未来发展依然不可小觑,对此,必须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