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科学和人文:美美与共,携手未来

发稿时间:2019-11-15 10:48:02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刘昶荣 中国青年网

  金秋十月,桂花香郁。上海进入了一年中最舒服的时节。黄浦江边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静静伫立。塔上一共有11颗“明珠”,上世纪80年代末,刚看到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设计方案的评审吴良镛院士引用了“大珠小珠落玉盘”进行点评。10月19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设计总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欢成在第十一届文化中国论坛上回忆说,当时吴良镛的这句点评,画龙点睛,使这个设计方案从12个参选方案中脱颖而出。

  江欢成

  “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里的这句诗,让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成了凝固的音乐。凝固的音乐,正是对建筑之美的形容。江欢成院士说,他愿意再补充一句,建筑也是一幅和谐的画卷。

  此次论坛由中国青年报社、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横山书院联合主办,北京横山公益基金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慧音文化公益专项基金、上海新东苑公益基金会共同承办,论坛的主题是“遇见未来——以人文与科学视域为中心”。江欢成院士说,当他看到这个题目时,想起了自己当初高考填报志愿的经历:19岁的江欢成因想到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便有意学建筑,但是担心清华大学的建筑专业分数太高,就填报了土木工程专业,“整个过程也就是10分钟”。

  论坛上,江欢成院士用了近一个小时讲述《东方明珠怎样成为上海地标》,以及自己在建筑方面的所成所思。在他眼里,建筑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山西的应县木塔已经有960多年的历史,到现在依然百看不厌。”现场听江欢成演讲,能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热爱。

  科学与人文相互交织成美丽的双螺旋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曾凡一的眼里,遗传生物学领域的DNA双螺旋结构像艺术品一样美丽。她比喻说,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分别是DNA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它们相互交织构成有机统一体。

  曾凡一

  在科学与人文结合的典范——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眼里,自然界中最美的研究对象就是人体。除了《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绘画作品,达·芬奇在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在文化中国论坛上,曾凡一列举了达·芬奇绘制的人体图《维特鲁威人》,这幅画中完美的身体比例体现了几何学、绘画与解剖学的结合。曾凡一解释说:“达·芬奇的解剖实践属于科学研究,同时也与艺术领域有着密切联系。解剖学拉近了科学与艺术的距离,或者表明两者之间根本不存在什么距离。解剖学同几何学与数学一样,都是绘画的基础。”

  曾凡一在论坛上表示,人类文化包含语言、神话、科学、艺术、宗教、哲学、历史、道德等。科学产生于历史上的哲学家传统和工匠传统的结合。科学系统具有特定的文化功能,对文化系统产生明显的作用和影响;同时,科学系统又受文化系统的制约,以文化系统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

  科学与人文的相互交织也成就了现在的曾凡一。曾凡一从4岁开始练钢琴,先后在美国和中国举办个人演唱会。艺术方面的成就丝毫没有耽误她在科研领域的发展,曾凡一曾经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第一位获得医学和理学双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现在是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曾凡一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没有想象力和艺术的感染力,科学研究会举步维艰。

  携手未来:科技是引擎 人文是制动

  曾凡一遗传了父母的艺术基因和科学基因。曾凡一的父亲曾溢滔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遗传学专家,同时他创作的小说也被改编成话剧、电影;母亲是上海交通大学儿童医院的终身教授,同样擅长音乐,7岁开始学钢琴,曾和女儿一起参加钢琴演出。

  “我们有源远流长的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已经写进了我们的基因,留在了我们的血液里”。曾凡一说,回顾历史,科学技术飞跃发展之后,往往会伴随着文化的兴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新时代下,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传承与创新?曾凡一认为,未来的人才一定得同时具备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才能应对当下社会中无处不在的多学科交叉,也才能传承和发扬好中国的文化。

  当天参加论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焯芬同样表示:“科学求真,人文求善求美。人类社会要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取得平衡,就需要科学与人文并重。我们国家现在注重现代化的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同时也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就是这个道理。”

  李焯芬举例说,敦煌莫高窟有的洞窟历史已经超过1000年,有一些壁画已经遭到了破坏,后来在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现任名誉院长)的建议下,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实现了对敦煌壁画、彩塑艺术的永久保存。“所以,我们可以把科技应用到文物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

  然而科学的双刃剑作用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参加论坛的中共浙江省委原常委王国平表示:“科学技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效应。古往今来的历史无一不证明了这一点。唯一对科学技术有约束力的,可能就是人文。人文的发展可以对科学的进步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正如北京大学湛如教授在论坛的总结发言中所说,科学技术就像一辆车的动力系统,文化则是制动系统,如果一辆动力非常强的车没有制动系统是非常危险的。“越是科学昌明的时代,越需要优秀的文化”。

原标题:科学和人文:美美与共,携手未来
责任编辑:工蚁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