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闯敢试 创新引领——安徽推进高质量发展纪实(上)
2018年,安徽省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增长8.02%,高新技术企业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2%……这是安徽深化改革、真抓实干取得的成绩单。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102秒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发射成功、长鑫存储内存芯片自主制造项目宣布投产……这是安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交出的成绩单。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优化产业结构、夯实人才基础、完善科技体制,以先行先试的魄力和敢拼敢闯的胆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我们坚持下好创新‘先手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方阵。”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说。
产业创新 高端制造加速崛起
在不久前召开的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总投资约1500亿元的长鑫存储内存芯片自主制造项目宣布投产,这标志着我国在内存芯片领域实现量产技术突破,并拥有这一关键战略性元器件的自主产能。该项目也是安徽省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省、市政府都给予了很大帮助,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为项目建设、融资等提供支持和服务。”长鑫存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一明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立于2016年的长鑫存储由合肥市政府下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和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分3期建设3座12英寸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晶圆厂,满产后产能将达到36万片/月。
DRAM被喻为连接中央处理器的“数据高速公路”,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计算、工业设备等电子产品中。我国是该芯片最大应用市场,此前却始终未能掌握自主产能。为解决这一“卡脖子”技术,2013年,合肥出台《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应用、特色、创新”思路,发力集成电路产业,打造“中国IC之都”。
要有产出,就要有“真金白银”的投入。2015年,合肥市利用国资平台和台湾力晶共组公司的方式引入晶合12英寸晶圆制造项目,其中,市级投资平台(建投)投资80亿元,项目从建设到投产仅用两年时间,就在12英寸驱动芯片项目上实现“国产化”;2016年,合肥市建投集团通过芯屏基金出资10亿美元与北京建广联合收购安世半导体,实现了产业的弯道超车。
从晶合到安世再到长鑫,集成电路产业在安徽跑出了“合肥速度”。截至目前,合肥市已汇聚集成电路企业230余家,年产值从不足20亿元增长到近300亿元,形成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全覆盖的完整产业链。
“合肥速度”得益于“合肥模式”的发力。
“合肥模式”是创新政府平台融资方式。长期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始终面临着“缺芯少屏”的发展窘境,而液晶平板因其高投入、回报慢的特点,10年前更是被称为“烧钱机器”。
面对高投资风险,合肥市在当年本级财政收入刚过百亿元时,就展示了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通过“国有资本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国有资本通过上市通道退出——国有资本循环支持新项目发展”的产业融资模式,瞄准液晶显示技术,投入巨资与京东方开展项目合作,先后建起第6代线、第8.5代线和第10.5代线3个项目,助推了合肥新型显示产业“从无到有”。
“合肥模式”是注重全产业链的布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08年,与京东方一起来到合肥的还有与其配套的13家上游企业,随后又相继引进彩虹、康宁、乐凯、三利谱等100多家企业,累计投资超过1500亿元,形成涵盖上游装备、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组,下游智能终端的完整产业链,实现新型平板显示产业“从沙子到整机”的整体布局,并建成世界最大的新型显示面板生产基地。截至目前,合肥面板出货面积占全球比重近5%,产业本地化配套率国际领先。
在“合肥模式”的引领下,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加速崛起。以科大讯飞、神州泰岳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业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上具有较强竞争力,今年10月,合肥更是在此基础上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际首个规模化量子网络“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建成使用;世界首个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通信良好,在科大国盾、本源量子等公司的努力下,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已在安徽驶入产业化的快车道。
引才创新 天下英才为我所用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目前,合肥汇聚各类人才190万人,其中在合肥服务“两院”院士12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95人,是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的前三名。安徽正不断创新引才机制,让天下英才为区域发展增添蓬勃活力。
引进人才要有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在合肥,天使投资容错率达30%,“开明开放、求是创新”不仅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更是努力构建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的生动体现。对此,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深有感触,他认为许多像科大讯飞这类高科技企业能在合肥成长壮大,离不开当地政府对原始创新的忍耐度和对创业者的包容度。
“1999年公司成立之初,资金非常紧张,甚至也想过去其他地方发展。当时市领导了解到我们的情况后,不仅帮我们拉来了投资,还告诫我们基础创新不能急功近利,不要总想着把公司规模做得多大、利润有多丰厚,要扎扎实实做技术,稳稳当当搞研发。”刘庆峰介绍,在政府的关切和支持下,科大讯飞自主创新的底气更足了,投入研发的力量更大了。
经过20年的发展,科大讯飞目前在口语评测、语言翻译、声纹识别、人脸识别等多项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于今年上半年在国际权威的自然语言理解大赛中,首次让机器人在阅读理解上超过人类的平均水平,首次让机器翻译通过了国家翻译专业资格认证考试(CATTI)技术测试,达到专业译员水平。
留住人才要拿出真心实意的激励政策。“一个城市的标语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我刚来合肥的时候,就被‘建设人才高地’的城市标语所吸引。”中科普瑞昇公司董事长刘青松告诉记者,安徽激励人才发展的独特方式在于敢用人,“2016年,当时只有38岁的我就被委派领衔安徽省‘三重一创’精准医疗重大工程,这令我非常吃惊。用人理念的突破,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来合肥创业,在这里,他们能够拥抱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广阔舞台,在这里,只要你有能力,即便年轻也可委以重任”。
为筑牢人才高地,安徽多地竞相实施揽才引人举措。例如合肥市相继出台了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人才20条、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12条、进一步支持人才来合肥创新创业8条等20多项人才政策,陆续制定“产业紧缺人才引进计划”“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等配套实施细则34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激励人才政策体系。
体制创新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中科大徐铜文教授团队实现了系列高性能双极膜工业化制备,可简化传统有机酸生产工艺,有效降低废水排放;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朱灵副研究员团队研制了一种新型微流控核酸检测系统,在新兴的分子诊断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今年上半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布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创新的实力来源于丰富的科技资源。在安徽,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电科38所等高校、科研院所研发能力强,从来都不乏具有竞争力的科技成果。为让这些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安徽大力改革科技体制,积极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不断加快技术产业化的步伐。
科技体制改革,关键是要激发人的创新能动性。“我们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文件,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率先制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建立了科技成果鉴定、登记、推介、评估、运用等制度细则,出台了许可、转让、作价入股公示和决策等措施,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质量管理体系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光力告诉记者,办法出台以来,该院共完成技术许可转让22项,合同金额3777.7万元,完成现金奖励科研人员1147万元;共有112项技术成果作价6.08亿元,投资成立了52家公司,吸引社会总投资19亿元,对48个科研团队的431人次实施股权奖励4.19亿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18》显示,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017年科技成果转化奖励个人现金和股份总金额全国研究开发机构排名第一。
科技体制改革,还得用好金融手段。为解决科技企业初创期资金紧缺问题,合肥在2014年设立了天使投资基金,以直投形式加快技术转化落地。截至目前,基金规模达6.24亿元,完成签约81家,投放4.2亿元。
“公司成立初期获得了600万元天使投资,为之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支持。”刘青松介绍,公司研发的肿瘤精准用药检测技术目前已进入医院开展临床试验,为癌症患者提供精准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恶性肿瘤治疗的有效性。
科技成果转化之所以难,主要在于技术走向产品过程中存在研发投入、产品改进、市场推广等系列环节,大企业不愿做,小企业做不起。而安徽多地与当地院校乃至国内外科研院所加强合作,组建起新型研发机构,既带来了资金支持,又提供了公共服务,实现产学研合作由短期化、松散化、单项化向长期化、实体化、系统化转变。正是在这一机制的支撑下,国家芜湖机器人产业集聚区产业研究与专家智库平台、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北航科学城、哈工大机器人研究院应运而生,推动了一大批在国内外领先的科技成果在江淮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芃达 白海星)
守护好山好水 “皖”美气韵自生——安徽推进高质量发展纪实(中)
秋日的黄山色彩斑斓,青松与红叶辉映,引得游客纷纷驻足。 张 涛摄(中经视觉)
走进安徽黄山市休宁县溪口镇祖源村,瞬间被这里静谧的乡村美景所吸引。山上,清风、绿竹、梯田层层;山下,粉墙、黛瓦、流水潺潺。村里,徽派老宅错落有致,不时听见游客发出的赞叹声。
几年前,这个偏远的千年古村落却是另一番模样:迫于生计,村民或迁走或外出打工,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儿童。村里垃圾遍地,房屋年久失修,十分破败。
这一切被上海企业家庞焕泰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15年春节前后,他来到祖源,被这里的好山好水吸引。多次考察后,在休宁县政府的支持下,他租下30多栋破烂旧屋,在祖源实施了“梦乡村”民宿计划。
经过几年发展,路宽了,灯亮了,人多了。村里人办起了农家乐,吃上了“生态饭”。
行走在江淮大地上,随时都能听到这般与“绿色”有关的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打造“生态文明的安徽样板”摆在重要位置,自觉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呼之欲出。
潮起新安江 皖浙话补偿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美好安徽”彩车惊艳亮相。彩车LED显示屏展播了新安江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白鹭齐飞的美好景象。
新安江美景能在国庆盛典上亮相,绝非偶然。“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发源于休宁县的新安江是安徽三大水系之一,每年向下游浙江千岛湖输送60多亿立方米水,占千岛湖年均入库水量的六成以上。可以说,千岛湖水质直接取决于新安江。
然而,黄山市是典型山区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借水之势,谋渔之利。新安江不少流域水面曾被密密麻麻的养鱼网箱“霸占”,沿河居民更是“靠水用水”。而下游浙江却希望一江清水向东流。这是由于利益不一致,导致两个邻省行为和目标的分歧。
但千岛湖是我国极为难得的优质水资源,加强千岛湖水资源保护意义重大。为此,浙江、安徽两省从大局出发,携手从源头控制污染,走互利共赢之路。
2012年,财政部和原环境保护部牵头,皖浙两省共同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
首轮试点设置补偿基金每年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3亿元、皖浙两省各出资1亿元。年度水质达到考核标准,浙江拨付给安徽1亿元,否则相反。第二轮试点按照“分档补助、好水好价”标准,皖浙两省各增加1亿元。
试点实施以来,新安江上游水质改善,连年达补偿标准,并带动下游水质与上游水质变化趋势保持一致,新安江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表示,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卓有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引、以生态补偿为核心、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线、以互利共赢和绿色发展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制度作保障 提升含绿量
绿水青山,天赋江淮。长江流经安徽,蜿蜒八百余里;新安江干流三分之二在安徽境内;这里更有黄山、齐云山等名山。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称赞,安徽山水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美好,并叮嘱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
为此,安徽想了不少好办法、建了不少好制度。
“我们积极推进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实施沿长江1公里、5公里、15公里岸线分级管控措施,明确‘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7项任务,确保长江安徽段水清岸绿产业优。”李锦斌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借环保东风,我们做了多年想做却没做成的事情。”安徽芜湖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治理,长江芜湖段终于重现“花容月貌”。
芜湖市开展长江岸线“建新绿”专项行动,按照1公里范围内应绿尽绿要求,完成长江岸线造林11600亩,建成十里江湾、百里绿廊。
在黄山市全域垃圾治理智慧环卫系统协调调度中心,黄山中环洁城市环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包利斌现场演示了系统运行流程。通过网络连线督查车,仅仅数秒之后,调度中心就收到了督查车周边作业情况的实时画面,周围环境情况一目了然。
去年4月,中环洁环境有限公司中标黄山农村生活垃圾治理PPP项目,同年6月成立黄山中环洁城市环境管理有限公司,负责黄山市“三区四县”建成区以外的村庄及道路的清扫保洁、垃圾收集、压缩和转运。随着PPP项目的实施,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在河道边等现象已很少见。
水有水的治法,山有山的管法。
日前,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在安徽揭牌,这是国家对安徽省自2017年以来探索实施林长制改革的肯定和鼓励。
安徽通过建立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体系,设立5.2万余名林长,围绕护绿、增绿、用绿、管绿、活绿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员。去年,安徽新增造林140多万亩,林业总产值超过4000亿元,以“林长制”实现了“林长治”。
践行新理念 兼得美与富
在黄山,森林覆盖率82.9%,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3倍;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以来,黄山市已累计投入超过百亿元,统筹实施流域综合治理;编制了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关停淘汰企业170多家……
生态优先一寸不让,黄山这是要饿着肚子守护青山绿水吗?答案是否定的。
让“绿”变产业,是绿色发展的关键内涵。
近年来,黄山市紧紧围绕“旅游+”发展主线,以产业结构优化为着力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对自然生态资源、徽州历史人文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作为重要生态文明工程来抓,从而既确保了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又守住了生态红线。
黄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勇告诉记者,试点以来,黄山市生产总值连续跨上500亿元、600亿元台阶,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关口。以旅游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精致农业为基础的绿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特别是传统的景点旅游加速向全域旅游、乡村旅游转变。生态已经成为群众增收的聚宝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成为现实。
生态资源充实了钱袋子,也催生了环保新风尚。
在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村,87岁的村民吴小元像往常一样拎着一塑料袋烟头和几个矿泉水瓶去村头的“生态美超市”换积分,积分则能兑换食盐、黄酒、牙刷、肥皂等日用品。
“我们很愿意捡垃圾,不仅能搞好卫生,还能换日用品,一举两得。”吴小元说。通过垃圾兑换,换出了良好风尚,换出了经济实惠,也换出了循环发展。
当生态保护从理念化作行动自觉,安徽的绿色发展就有了坚实基础。
发展“含绿量”与生态“含金量”同步提升,安徽正在新时代里奋力奔跑,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皖”美力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温宝臣 雷雨田)
为长三角一体化贡献新动能——安徽推进高质量发展纪实(下)
日前,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即将一周年之际,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正式将安徽的蚌埠、黄山、六安、淮北、宿州、亳州、阜阳等7个地级市纳为成员城市,从而实现对安徽16个地市的全覆盖。自此,沪苏浙皖41个地级以上城市全部进入该跨区域城市合作平台,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后的又一重大进展。
去年11月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安徽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安徽由此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两大国家战略“双覆盖”的唯一省份。“这全面提升了安徽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形成了安徽‘左右逢源’的双优势。”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在总结当前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显著特点时深感振奋。
今年年中,《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审议通过,安徽编制实施相应“行动计划”提出,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按照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基本原则,坚持上海龙头带动,联手苏浙,扬皖所长,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绿色发展样板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建设长三角联通中西部的重要开放枢纽——江淮儿女踏上为中部崛起、长三角一体化乃至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贡献强劲动能的新征程。
对接对标 “左右逢源”
就在金秋十月,安徽又派出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开展学习考察和高质量对接合作,同时带动市县、开发区、企业与沪苏浙加快合作。据不完全统计,对接达成了118个合作事项,其中产业类5亿元以上合作项目79个,总投资额接近1200亿元,涉及基础设施共通,科创共同体共建,以及文旅、医卫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
这样主动“对接”乃至积极“对标”,安徽已进行过多次。
长江安徽段俗称“皖江”。拥有八百里皖江的安徽,既地处中部,又处于长三角腹地,具有独特区位:承东启西、呼应南北、沿江近海,且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此区位虽说独特,但也会有“不东不西”的尴尬。
2006年以来,我国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安徽作为中部六省之一被纳入其中。在六省当中,安徽的经济体量、资源禀赋等都不居前列,但其依托作为长三角纵深腹地的区位,以及可以无缝对接交通、资源、产业、市场、科教等的省情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东向发展”战略,即加速融入长三角,积极接受其资本、技术、信息辐射,承接产业转移,以借助长三角平台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经济交流与合作,由此走上了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的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崛起之路。
2008年,作为长三角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中最重量级的会议,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扩围”,首次邀请安徽省领导出席。次年,安徽又作为正式成员出席该座谈会。“泛长三角”的概念也是在这时进入人们视野。
2010年,安徽省会合肥以及地级市马鞍山等正式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3年后,又有徐州、芜湖、滁州等8个城市“入伙”。
到2016年,中部崛起战略实施进入新十年。当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表示,希望安徽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创造美好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的殷切期望深刻指明了安徽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安徽遵循这一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将“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鲜明地写在了发展的旗帜上。
那一年,我国还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在长三角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该规划正式将安徽的合肥、芜湖等8个城市纳入其中,助推了安徽加速融入长三角。一次次对接对标,一步步努力融入,安徽如今终于全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中国经济版图上打开了自己“左右逢源”的新局面。
锚准定位 扬皖所长
就当下而言,毋庸讳言,安徽经济实力与沪苏浙存在明显差距。从2018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来看,江苏位于全国第二,达92595.4亿元,超过全国份额的10%,浙江排名第四,上海市排名第十一。而安徽只排名第十三,仅占三省一市生产总值体量的14%。
“纵向比进步大,横向比有差距”——安徽也清醒地认识到了现状,编制实施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发展行动计划中,对自己作出了清晰定位——“建设长三角联通中西部的重要开放枢纽”,并认识到,还需持续努力,扬皖所长,才能真正化“双覆盖”为“双优势”。
“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中央要求我们打造‘两地一区’,也就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这为安徽发展锚定了时代坐标、开辟了更大空间。”李锦斌介绍说,“在这方面,安徽谋划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等一批重大合作事项,加快建设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
就在11月7日开始的一周内,商(丘)合(肥)杭(州)高铁的商丘至合肥段(北段)开始“满图”试运行,标志着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其合肥至杭州段(南段)预计2020年完工。商合杭高铁被称为“华东第二通道”,建成后将与长三角城际铁路网形成互联互通,成为我国西北地区与华东地区的快速客运通道。
区域协调,基础先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要规划无缝对接,更要交通互联互通。这些年,安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连当地人自己都说,“为了对接长三角核心区域,我们真是‘蛮拼的’”。
陆运方面,2015年起,安徽制定实施“八纵八横”高铁布局,全面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合福、合郑、合新、合蚌连、合安九和商合杭通道等,硬是把昔日的“铁路盲肠”合肥市即将建设成为“米”字形高铁枢纽。
水运方面,皖北水运中心芜湖港已与上港集团携手打造了安徽至上海洋山港的重要“喂给港”,马鞍山则向浙江舟山港通航了全国首艘江海直达船。
在今年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博会)期间,安徽举办投资环境推介会表示,通过加快对外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已打造形成了一批高能级的“东张西望”开放合作载体,包括4个综合保税区、12个国家级经开区、6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7个一类开放口岸等。
在江苏苏州与安徽滁州共建的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竣工投产企业近百家,拟建在建项目两年内就要“填满”园区,扩区建设又已排上日程。而且,滁州不仅在合肥都市圈中,更是毗邻南京江北新区,目前滁宁城铁已开工建设,竣工开通后,从滁州到南京市中心只要20分钟。
在相隔千里的上海张江与安徽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开启“两心”共创。“沪苏浙皖还正实施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城同创’,将联合组织攻关,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工程,推动四地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
解答“1+1+1+1>4”这道题的火热实践,在江淮大地乃至整个长三角持续上演着。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强、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当前长三角经济表现出高质量发展的韧性与底气。今年前三季度,沪苏浙皖一市三省生产总值增速全部达到6%以上,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其中,安徽同比增长7.8%,增速居全国前列;财政收入和居民人均收入也保持稳中有进的较高增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贺浪莎 文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