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常绿乔木,果实称为柚子。
苏轼曾写下“幽人自种千头橘,远客来寻百结花”的诗句。柚是柑橘类的一种,而对于柚的注解,康熙字典里有“小曰橘,大曰柚”的说法。中秋节前,赣南的柚子,早已经遍布大街小巷了,在各式水果店,整箱售卖。早熟柚最先上市,甜中带酸,柚子摘下来,还是青色皮,套着袋。柚皮湿润,能触摸到生长的水分,就表明这柚子刚采摘下来不久。但是,当地人都知道,柚子不能吃新鲜,尤其是现在的早熟柚,要放一段时日,等柚子肉糖化,将青涩的酸味淡去,那才好吃。本地柚基本为白心,近两年,市面上普遍出现了一种红心柚和三红柚,听说是外来的品种,红心柚只有柚肉是红色,那些从外皮到海绵层,再到柚肉都呈现出淡淡红色的,称为三红柚。
我的故乡,便在这赣南客家摇篮,它既有江南水乡特有的温婉灵秀,又有客家人与生俱来的热情朴素。因赣南气候湿润,红土通透肥沃,最宜种柚。柚多数种在乡村,山岭连片种植,新种的,一般是一年花,两三年果,四年后挂的果方可采摘,主要以早熟柚、斋婆柚、沙田柚等为主,柚子清香、酸甜、凉润,营养丰富。早熟柚一般在中秋前后成熟,而沙田柚等则需再等一个多月,时间换来的是它的香甜口感与黄嫩外皮。
每到柚子成熟时,各路游客皆结伴从城里来到乡村、农庄,柚不像荷花等具有观赏价值,来的人主要是为了体验采摘的乐趣,而采摘的价格,自然要比购买包装好的成品贵上些许。会来实地采摘的,也不会在意这点,否则,就直接在城里或网络上购买了。
四五年的柚子树差不多有两米,正是方便采摘的高度。游客采摘之前,每人发一个挎篮,篮内一把剪刀,带有弹簧那种,专门采果用的。有人嫌篮子太小,直接要了蛇皮袋,便出发到小山岭上去。虽然是山岭,但地势一般不会过高,人工挖开的林带,一排排柚子树整齐地列在那里,撑开一树树的青果。游客沿泥阶上来,钻进林丛,攀下枝叶,左右开弓,一攀一剪一托,一个三四斤的果归篮。摘下几个,就显出篮子的小来,而沉甸甸的手感,却是一种丰足。有人直接在果园开尝,商家也是不介意的。他们满载而归,一路下来,喜笑颜开,算是体验了一把乡村游。意兴未减的,还要在农庄吃一回农家有机蔬菜,才不枉此行。
柚子一筐一筐地采摘回家,堆在农庄或果农自家院内分拣,一家老小拣柚子的场景热闹温馨。这一段时间,可以把其他农事暂时放下,专心做这一件事。只见一人一个小板凳,围坐在一大堆柚子旁,每人脚边放一叠包装箱,两手忙碌地挑选柚子,按重量分拣,大小搭配,一般不超过20斤一箱,大些的一箱只能装6个,小的可以装到10个。一边分拣一边谈论今年柚子的收成,说到今年单价有所上涨,已经预订了多少出去,又说到谁家新种了多少幼苗,还有老板来收购,加工做成饮料……
柚子全身是宝,却没有艳丽的身姿,连花都是小而白,并不惹眼的,它以平凡的枝干,培育出累累硕果,不邀功,不娇气,把最好的捧出来给予他人,不正是客家人性格中的一种特质?
看到家中一箱箱的柚子,想到老家院子里也种有柚子树,亲戚家人们因工作等缘故,皆已在外各自安家,常年无人在老家,树便荒在那里。偶尔逢节回去,只有丛生的杂草,而几个皱皱巴巴的小柚子,还挂在树梢,坚守着故土,等候可能归来的远行人。
柚子,是赣南客家的一种符号,也成为一种乡愁的载体。如果你在秋天来了赣南,一定要尝一尝柚子,这必将是你不能忘怀的舌尖上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