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从写作的角度看一个故事

发稿时间:2019-11-01 10:54:01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满堂 中国青年网

  董学仁/摄

  我觉得,好的作家也是好的读者。

  如果再进一步,说伟大的作家也是伟大的读者,这像是逻辑上的归谬,不能用全称判断。但有一些伟大的作家确实是伟大的读者,比如列夫·托尔斯泰。某一年里,他先后两次读安徒生的作品,细心阅读细致思考。你可能不知道,那时的安徒生有小说、诗集、自传、游记、剧本几十部传世,还有一百多篇童话,是丹麦首位世界闻名的作家。

  好的作品读一次不行,要读两次或以上;粗读也不行,一定要细读。这就是托尔斯泰给大家作的榜样。你可以相信,他从安徒生那里得到了收益,而那些在写作上尚未达到托尔斯泰水准的,都应该细读和再读世界上的好作品。

  这样做了还不够。

  还要知道阅读好作品的方法,照着去做。

  下面就介绍一个怎样阅读好作品的练习,从写作角度出发,通过技术层面上的细读和再读,得到的收益是写作时能够实际操作,拥有一个讲述出来的好故事。

  它的设计者,是作家兼创意写作教师的罗伯特·博斯韦尔。

  这位罗伯特老师喜欢简约,只列出了练习的步骤,没有任何分析和举例。后面这两样事情,我会补充一些。

  第一个步骤:找一篇非常有影响力的、你还没有认真研究过的故事。

  如果要我来找,就选史铁生的《命若琴弦》,一万字左右,世界上最好的短篇小说之一。虽然我认真读过,却没有认真研究,正适合做现在的练习。据我猜测,你也没有认真分析过它,因为它顺畅好读,你还容易被它感染,为它心动。所以,如果不是你在写作,不需要详细分析它的写法。

  第二个步骤:复印下来,在复印纸上重新阅读这篇故事。

  在这个练习里,这是读第一遍。如果速度不快不慢,《命若琴弦》需要20分钟左右。

  第三个步骤:再读一遍,边读边划出有特色的句子,即能引起读者特殊共鸣,或具有特殊表达效果的句子。

  像以前一样,遇到欣赏的作品,我会用彩色铅笔,第一遍读时用橙色,再读用绿色,在有特色的句子下面划线。按我的理解,罗伯特老师说的特殊共鸣和特殊表达效果,是一个作家区别于其他作家的写作。即使我读过很多作家的作品,也还是会在《命若琴弦》上划很多线,那是我觉得写得好的地方。

  示例:“人人都称赞他那三弦子弹得讲究,轻轻漫漫的,飘飘洒洒的,疯颠狂放的,那里头有天上的日月,有地上的生灵。老瞎子的嗓子能学出世上所有的声音,男人、女人、刮风下雨,兽啼禽鸣。”

  第四个步骤:再读一遍,圈出故事中重复出现的意象,同时划出先前遗漏的特色句。

  《命若琴弦》里的琴弦重复出现,再读时把它们圈出来,你会发觉它们在作品中起了不同的作用。

  几个示例:

  “咱这命就在这几根琴弦上,您师父我师爷说的。我都听过八百遍了。您师父还给您留下一张药方,您得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药,吃了药您就能看见东西了。我听您说过一千遍了。”

  老瞎子又上好了一根新弦。他本来应该高兴的,来野羊坳头一晚上就又弹断了一根琴弦。可是那琴声却低沉、零乱。这会儿他自己的往事都在心中,琴声烦躁不安,像是年年旷野里的风雨,像是日夜山谷中的流溪,像是奔奔忙忙不知所归的脚步声。

  “您别死,再活几年,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说这话时他(老瞎子)还是个孩子。他师父久久不言语,最后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不错,那意思就是说:目的本来没有。

  第五个步骤:再读一遍,用荧光笔画出故事中能够暗示或揭示人物动机的部分(一些句子可以同时用横线和荧光笔标出)。

  在这个练习里,这是读第四遍了。我们读到现在,已经发现了故事中的人物动机。有些动机推动小情节,有些动机推动大情节。罗伯特老师也是著名电影编剧,但他没有提醒我们注意,大的动机不是一开始就出现的,而是由一些小的动机积累和发展起来的。

  再扩展一下,在我读过的普通心理学里有个基本原理:需要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为。你找出了《命若琴弦》的人物动机,还应该再找到产生这些动机的需要。当你认识到人物内心的真实需要是整部作品的基础的基础,会使你以后的写作避免一些失误,人物不会飘在空中,或者做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第六个步骤:再读一遍,框出主要的人物行为发生发展的片段。

  这已经是读第五遍了。不要厌烦,要耐心。

  这次专门注意人物的行为,框出来之后,从头读一下它们,想一想:它发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它后来怎样一步步发展?它最后怎样结束?

  第七个步骤:回到原书上,把故事再复印一遍。

  第八个步骤:再读一遍,按故事发展的规律,圈出故事的各个部分——圈出相对独立的各个情景描写和叙述性过渡。用一种颜色圈出情景描写的部分,用另一种颜色圈出叙述性过渡的部分。

  第九个步骤:读你刚刚圈出的第一部分,删去先前画上的圈,划分并标明开头、中间和结尾。

  想一想:什么因素决定了这样的划分?你要通过形象来考虑。如果开头部分暗示了一个形象,中间部分则将这一形象转变,或扩展,或压缩,以赋予其生命,而结尾则呈现或暗示开头或中间的发展结果。

  第十个步骤:重读第一部分之后,再读第二部分。然后,同样将第二部分划为开头、中间、结尾。像前面一样,圈出并标明这三节。然后,对待故事的各个部分都遵循同样的步骤:每次在进入下一部分之前,都要从头再读一遍之前的部分。

  第十一个步骤:把整篇故事再读一遍,画出各个部分中促使故事发展的关键句,再用双横线画出推动各部分之间发展的句子。

  就是说,用单横线画出单个情景中推动情节由开始到结尾发展的句子;用双横线画出在更大范围的故事中推动情节发展的句子,即不仅推进情景的发展,也推进整个故事发展的句子。

  第十二个步骤:为故事的各个部分(情景部分和叙述部分)绘制一张图表,并编号标记。在同一张图表上,把每个部分进一步细分为三个小节(开头、中间和结尾)。然后再将整个故事划分为三个部分(开头、中间和结尾);每个部分可能会有若干个小节。

  我建议这次阅读只画一张图表,因为史铁生的情景与叙述差不多都融在一起。

  第十三个步骤:在图表上,在每个部分的各个小节下面,写上所有先前标记出的句子和意象。加上其他重要的内容,例如你所注意到的技巧要素,起到重要作用的背景细节,主题的暗示,以及重复出现的主旨等等。

  第十四个步骤:把故事重读一遍。你会发现,你现在学到的方法,适合你写作时使用。

原标题:从写作的角度看一个故事
责任编辑:工蚁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