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周末或假日,当人们在家享受闲暇时光时,广西来宾市忻城县北更乡中心小学教师蒙晓梅却奔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到山区贫困学生家家访或发放资助款,这样的习惯她坚持了近9年。
1973年,蒙晓梅出生在忻城县北更乡内仁村的贫苦家庭,她的父母残疾,奶奶双目失明,一对山里的夫妇收养了她。不幸的是,她的养父上山砍柴摔断了腿,养母又罹患乳腺癌,童年的蒙晓梅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因为没钱交学费,没法入学的蒙晓梅每天趴在教室窗台上听老师上课。老师被这个好学的小姑娘感动了,期末考试时,老师拿出试卷让她做,结果这个“编外学生”比班上所有学生考得都好,学校得知后,批准她直接升入二年级。
蒙晓梅一直感恩那些帮助她的乡亲,还有她的启蒙老师。1991年,她参加了村校的招考,成为内仁小学教学点的一名代课教师。
有一年,开学已经10多天了,蒙晓梅班里一个叫朱武的男生还没来报到。这名学生的缺席让蒙晓梅隐隐觉得不安,“没有读一年级一直是我人生的遗憾,我也不希望别的孩子留下这样的遗憾。”
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朱武家时,蒙晓梅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朱武家是竹编墙,兄弟姐妹6人,好几个孩子挤在一张床上。看到这家人锅里煮着的玉米糊、猫豆,蒙晓梅顿时明白了朱武没去报到的原因。
上世纪90年代,农村学校每学期要收200元的教育附加费,而朱武家穷得只能吃别人家喂牲口的猫豆,哪里还有钱交学费。当时,蒙晓梅每月工资是180元,给残疾的养父母买药后已所剩无几。她咬咬牙,找亲戚朋友借了些钱,帮助朱武重回课堂。在她看来,一个孩子只有读书,他的人生和家庭才会有希望。
在北更乡,内仁村是最贫困的一个村,蒙晓梅逐渐发现班里不止一个朱武,家庭贫困的孩子在大山里太多了。每次有机会外出学习,蒙晓梅都会跟别人讲山里孩子家庭困难的故事。刚开始,城里的朋友会买些乒乓球、篮球等体育用品或是搜集些旧衣服让她带回去。后来有了电话、QQ、微信,蒙晓梅会通过这些平台,把村里需要帮扶的孩子的信息,发到QQ空间、微信朋友圈,争取更多的外界帮助。
“刚开始帮到一个两个,慢慢地发现需要帮助的人越来越多,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做不过来的。”蒙晓梅说,2010年12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陪同一家公益机构走访山区学校,之后,公益机构请她帮忙给当地贫困儿童发放价值10多万元的300个“温暖包”。接过冬天的衣服,孩子们脸上浮现出灿烂的笑容。从此,蒙晓梅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主动请缨成为对接人,积极在贫困山区儿童和公益机构间牵线搭桥,开展爱心帮扶行动。
2013年,蒙晓梅促成广西“良知公益”在忻城县北更乡建立贫困农民工子女助养站。通过助养站,85名贫困儿童每人每月可得100元助养金,直至大学毕业。后来助养站服务范围拓展到忻城县其他贫困乡镇,每个乡镇有20名至30名贫困儿童获资助。
在2008年通过考试转为公办教师前,蒙晓梅一直是一名代课教师。此前她每个月的工资只有600多元,她深知农村地区代课教师的不易,便通过公益组织,帮尚未转正的代课教师争取每月100元的资助款。“钱虽然不多,但哪怕帮他们的摩托车多加几次油、多充一些电话费联系家长也是好的。”蒙晓梅说。爱心资助一直持续到2017年全县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之时。
做公益的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受助对象的质疑和误解。有一次,蒙晓梅联系资助的一名帮扶对象,因为爱心人士自身原因停止了资助。尽管蒙晓梅再三解释,这名孩子的家长还是以为是她将善款私吞了,三番两次跑到乡政府去告状。让蒙晓梅没有想到的是,在接受调查并证明自己清白后,当地人才了解到蒙晓梅这么多年一直默默践行的公益善举,她的事迹也因此一传十、十传百地流传开来。
为了保证爱心行动的公正透明,她将每一笔资金的数额、来源和去向都一一记录在她的公益记录本上,并且在发放资助款和物资时,当场为贫困儿童拍照,并发给资助他们的爱心人士。“我可以保证,每一个我提供信息的贫困孩子,都是我上门家访过的。”
做公益占用了大量的业余时间,有时候回到家,蒙晓梅的丈夫和孩子都睡着了。她坦言自己对家人照顾不周,有很多歉疚,有时还会被人误解,自己是不是很傻?但每次想到自己的付出又能帮助到一个孩子,她就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蒙晓梅已为贫困师生争取到爱心资金和物资200多万元,资助贫困师生超过500人次。如今,北更乡没有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在很多学生的眼里,蒙晓梅是老师,也是妈妈。2013年教师节,她的学生韦淑丹为“蒙妈妈”写下一首诗:“你化身为桥,以爱心汇聚爱心,用柔弱的双肩,担起山里娃沉甸甸的梦想。”
“现在政府的政策好了,农村孩子读书有了两免一补政策,但还是有些遇到天灾人祸的家庭,需要我们的帮忙。”蒙晓梅说,通过民间的力量为政府的扶贫工作补缺补漏,这是她继续坚持将公益助学进行到底的动力。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谢洋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9年10月23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