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维修电工选手在比赛中。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陈凤莉/摄
2019年10月16日晚,第十五届“振兴杯”大赛在沈阳理工大学体育馆落下帷幕。
在体育馆中央,全息投影出的巨大红毯自观众席延伸至主舞台,各项目经过激烈角逐产生的前20位选手,每人牵着一位小女孩的手走向颁奖台。毫无疑问,对于这些来自基层一线的青年职业技能人才来说,这一刻是他们人生的高光时刻。
掌声、欢呼声,还有这背后的荣誉,是几乎所有参赛选手都向往过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获得。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份、39个行业(系统)及中央企业的70支代表队近600名选手参加,真正载誉而归的只有其中的80人。
那么,“振兴杯”的意义与价值仅仅只是属于这些少数人吗?对于这些走到“振兴杯”赛场上、却未进入前20名的选手,“振兴杯”的吸引力又在什么地方呢?
实际上,没有获得最终荣誉的500多位选手的收获,或许才构成“振兴杯”的完整价值。
再赴振兴杯
第一次见到孙新宇是在他的驻地房间里。
十几平米的酒店标间里,七八个选手聚在一起商量着接下来的实操考试。也许是因为他们太专注了,记者的到来并没有打扰甚至是打断他们的讨论。
孙新宇是来自兵器工业集团的钳工选手,个子很高,瘦瘦的,套在身上的工作服和透过眼镜散发出的兴奋的眼神,显示出他对这场即将到来的比赛的期待,毕竟为了这次比赛,他已经等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孙新宇是“振兴杯”赛场上的“老人”,曾经参加过第十二届、十四届“振兴杯”赛事,并且在第十四届“振兴杯”大赛上还获得了装配钳工项目第二十名的成绩。
谈到再次来“振兴杯”的原因,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一线职工,平时的生活很简单,甚至简单到让人觉得单调,有这样一项大赛,可以让自己在工作中找到努力的方向。
实际上,效果也确实如此,孙新宇从接到参赛通知后就开始有意识地增加自己的训练任务,由于平时的工作并不是本次大赛的比赛项目——钳工,所以参赛之前,他还专门找到自己的师傅学。
在这次“振兴杯”参赛过程中,孙新宇的室友也是他的同学梁琪也参加了比赛。
梁琪也不是第一次参加“振兴杯”大赛,从事钳工工作九年时间里,他曾参加过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振兴杯”,其中第十三届取得全国第十七名。
“平常我们下班回到家后,都想着休息休息,根本不想去看书,但有比赛的机会,就督促着我去看书,去加强训练。”梁琪说,平时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解决车间生产的任务,时间宽松,任务也主要集中于一两项工作,很少有像比赛这样高强度地考察综合能力的机会。
与孙新宇和梁琪的心态不同,江西省新余市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张文卫就是冲着自己的目标来的。
2011年,张文卫曾经参加过第七届“振兴杯”大赛。“有点遗憾,(当时)由于比赛经验不足,考试过程中太紧张,没有拿到很好的名次。”张文卫说,今年知道能再一次参加“振兴杯”的消息后,心里十分激动。
为了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张文卫告诉记者,9月份省考完以后,单位就允许自己从生产维护岗位上调离出来,全天脱产培训。“单位还安排有经验的教练对我训练,进行白加黑、5+2的模式,一直到来沈阳的前一天。”
为职业生涯定坐标
10月14日,是张文卫人生中的第三十五个生日。这个在沈阳度过的生日似乎也为张文卫的职业生涯做下标注。
经过自己的努力,张文卫最终在第十五届“振兴杯”大赛上取得了电工组第三名的成绩。成绩揭晓后,他给记者发来微信说,“这次拿了第三名,为自己做上一个圆满的告别。”
一旦涉及比赛就有高低之分。与张文卫不同,孙新宇和梁琪的成绩却并不理想。孙新宇赛后总结原因说,“训练量不够,工艺执行不认真,细节不完善。”
回想起自己之前参赛的经历,孙新宇的职业生涯也不断走向成熟。
“当时,我们主要是跟着师兄们来的,大家的目光都盯着他们。”孙新宇告诉记者,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时候,对自身实力比较清楚,就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到“振兴杯”。
“第一次参赛的时候,看到别的选手干活时的认真程度,真的感到很佩服,同时心理状态也不是很成熟,比赛一开始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脑袋就空白了,但别的选手立马就能进入状态。”每一次比赛对于孙新宇来说,都是一次成长的经历。
这一点在孙新宇的师傅张学海的口中也得到了印证。
张学海是中国兵器内蒙古一机集团大师级的钳工。他先后获得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等荣誉称号。作为一名资深的钳工专家,他还负责带一些徒弟。
他认为,“振兴杯”大赛的舞台对于青年技能人才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前很多青年技能人才在职业技校学习的很多知识都不扎实,在平时的工作中提升技能的机会也不多。“通过比赛的方式,可以将很多人的问题暴露出来,对于提升青年职工的素质非常有帮助,而优秀的素质与良好的习惯才是当下国家工业制造水平提升的关键。”
初出茅庐的“牛犊”
在第十五届“振兴杯”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的赛场上,有两个年轻人身份很“显眼”。他们是来自虎扑(上海)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虎扑”)的张钧淋和陈保朝。
张钧淋告诉记者,赛场间隙,很多人一听说他们的单位都会有略带惊讶的表情。与大部分参赛者所在的国企、央企不同,虎扑不仅仅是一家民营企业,更是一家拥有较高流量的互联网企业。
张钧淋和陈保朝在来之前是在单位组织的编程马拉松比赛中脱颖而出的。虽然在来之前他们对“振兴杯”的比赛项目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并没有任何的畏难情绪。
“互联网公司对于很多任务都会细分,我们之前也并不会完全独立地做一个系统出来。”张钧淋说,因为自己的工作和比赛要求存在差距,他们对于比赛也不是很有信心。
张钧淋告诉记者,之前他也参加过很多编程大赛,但与“振兴杯”的比赛项目很不一样,“很多都是团队比赛,评判标准主要是看最后的作品。”在新的赛制安排中,他学到了很多知识。
对于选择参加“振兴杯”的原因,张钧淋告诉记者:“作为刚踏入社会的青年,我觉得我们出来见见世面对我们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
实际上,他们在赛场上也认识了很多企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员,通过交流,他们对于其他岗位上的编程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一方面,我们平时都在用的一些技术,很多单位因为安全原因并没有使用,另一方面,一些有八九年工作经验的选手也给了我们很多对于这个职业的建议,让我们收获很大。”张钧淋说。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要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在私营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中,如何做好青年技能人才工作呢?“振兴杯”赛场上的张钧淋和陈保朝两位选手似乎给了我们答案,私营企业员工对于“振兴杯”所带来的职业发展、社会荣誉同样需要关注。
张钧淋告诉记者,虎扑很重视对青年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每周我们公司都会有‘虎扑小学’,活动会邀请很多业界的专家,为我们分享技术经验,我们很多人都在这个平台上得到了技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