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徽州晒丰收。姚雪琛/摄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李怡
山沟沟里的小土坡容易打滑,小伙子追着几只矫健奔跑的土鸡,和这群狡猾的家伙斗智斗勇。追鸡小伙名叫张先进,是个80后,人如其名,是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容溪村公认的先进。牛仔裤运动鞋,一身休闲装,不仔细看,几乎没看到他的助听器。
脱贫致富模范张先进。 姚雪琛/摄
“他很聪明的。一个人能去送货——送鸡、蛋、自制高山辣椒酱,现在网店都开起来了,还请人给‘土山沟’品牌做设计。”容溪村90后“联村镇干”余晶称赞道,她是张先进的帮扶人。
在容溪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谢建军眼中,张先进是本地脱贫致富模范。他3岁那年因药物造成听说障碍,曾在外务工,直到2018年返乡,“扶贫工作队和他谈心,扶贫先扶志,发现他对养殖业有兴趣”。
张先进生态养殖的鸡生出的生态鸡蛋。 姚雪琛/摄
容溪村的环境适合养鸡,张先进萌发了生态养殖自主创业的想法,依据徽州区落实《黄山市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他拿到了一次性创业扶持补贴3000元。如今,张先进已是有“黄山市徽州区土山沟商行”营业执照的“张总”了。
据《徽州区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中称,目前全区已脱贫2024户4193人,未脱贫7户2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4%,1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特色产业+就业”,助力徽州打赢脱贫攻坚战。
与容溪村不同,富溪村的特色产业扶贫是孔雀养殖项目,人工养殖的蓝孔雀和白孔雀。在2016年获得安徽省级示范农场的黄山龙凤呈祥孔雀养殖农场,通过党员养殖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开展了“家庭农场+贫困户”合作模式。
据富溪村第一书记方丁月介绍,富溪乡五个村共有52个贫困户参与进来,每户可申请养殖5只孔雀,由政府补助。“从孔雀苗采购、饲养、孔雀园代为管理、贫困户和孔雀园签订一年协议,一年后由孔雀园返还每个贫困户3180元利润。”虽然这些贫困户都已脱贫,但希望能够以此方式持续激发他们自身的动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丁月说。
呈坎晒秋场景。 姚雪琛/摄
潜口镇也有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基地模式,成立了120亩的猕猴桃产业扶贫基地。潜口镇党委委员吴文星表示,东山村在2016年脱贫,今年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在猕猴桃产业扶贫基地设有两片贫困户的果园,基地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领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致富。
记者在猕猴桃基地看到,果树上挂有贫困户认养卡,明确列出贫困户、帮扶人和技术指导的姓名。吴文星说:“每户都有2~3棵树。一棵树挂果20多斤,今年像这种果子可以卖到30元/斤,困难户光在这一块每年就能增收1800元。”
得知石岗村开办了居家就业扶贫基地,72岁的吴翠红便报了名,经过前期培训,她和石岗组、小练组的阿姨们来到扶贫车间,装配电子灯串开关。扶贫车间有部件焊接和部件装配两条流水线,吴翠红和几位老人负责把纽扣电池装进焊接过的塑料开关。黄山市徽州宏利电子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伊力表示,“能够外发的,我们以扶贫车间优先。做一个企业也是有社会责任的”。
旅游业助力徽州发展。 姚雪琛/摄
红色岩寺,星火小练,黄山市第一个党组织正诞生于此。红色旅游观光,一方面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场所,同时整体带动了周边老百姓包括贫困户经济收入。54岁的岩寺镇小练村民张采菊是小练红军食堂的当家人。“村里有一些贫困姐妹,到食堂帮忙,洗洗菜、切切菜、端碗,半天下来也可以挣七八十元钱。”张采菊说。
64岁的汪佑水原是岩寺镇石岗村支部书记,村里聘用他担任小练红色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这位老书记表示,不但要规划发展好小练红色旅游观光,还有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收入一年20万元左右,收入主要用于帮扶贫困户”。只是,这笔钱并不会直接给到贫困户,而需要他们承担村里一些诸如扫地等公益性工作。(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