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吸引力】南海舞狮看呆外国小哥,他也想当黄飞鸿
发稿时间:2019-09-30 07:03: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提起舞狮,你会想起什么?是元宵佳节的锣鼓喧天,还是《狮王争霸》中黄飞鸿矫健的身影?总之,醒狮带来的祥和、热闹的气氛,早已根植于我们的记忆之中。
在中国,每逢节庆,人们都喜欢请来舞龙舞狮队增添喜庆和热闹,这种表演也在2006年被列为广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连外国人也被吸引,学起了舞龙舞狮。
亚美尼亚小夫妻高佳丽(Gabrielyan Goharik)、凯撒(Barseghyan Ghazaros)慕名来到醒狮文化的发源地广东南海观看了醒狮表演,还拜师学艺,亲身体验了一番。
伴随着锣鼓声声,“狮王”出场亮相,在梅花桩上撒了欢。
一会儿俏皮地眨眼,一会儿又摇摆起狮头,还机灵地叼起花束、解开祝福的对联。
几位舞狮少年默契配合,将狮子的动作、神态演得活灵活现。
“狮王”跳跃,“闹”得观众们掌声不断、连连叫好。两个老外直接看呆了!
观看了醒狮表演,高佳丽和凯撒跟南海黄飞鸿中联电缆武术龙狮协会总教练叶仲铭聊了起来,了解了表演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
舞狮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开始在广东南海出现。
相传,旧时广东瘟疫横行,但一只形似狮子的瑞兽出现后,瘟疫便消失不见了。人们为了纪念这只救人于水火之中的瑞兽,便扮成它的样子敲锣打鼓,去除邪祟,如此便有了“醒狮”。
在南海舞狮表演中,狮子常常被拟人化。或惊或疑,或喜或怒,一探一看,皆有章法。
据叶师傅介绍,这些狮子的脸都是用三国中的人物来刻画的:黄狮温和,似刘备;红狮凝重,似关羽;黑狮凶恶,似张飞。三国时期人物的故事,在这些狮子身上,被重新演绎。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醒狮讲究套路,也要有基本功,需要较扎实的武术功底。扎马步是最基础的本领,无论技术高低,这些舞狮人每天都得扎上半个小时的马步。表演中的一招一式,看似游刃有余,却不知舞狮人们为此付出过多少努力。
在院子里,高佳丽看见许多少年正有板有眼地练习着舞狮。他们大多从五岁就开始学武术,为学习醒狮打基础,等到再大一点,就开始练习醒狮的基本步法。
如今,南海醒狮文化已不仅仅是一门观赏艺术。千年的中华礼仪融入其间,已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
小到最简单的传统礼仪“抱拳礼”,大到团队合作意识,都是他们在学习醒狮中的收获。“因为舞狮子要互相配合,也需要锣鼓声的衬托,大家都是一个整体”叶师傅说。孩子们尊师重道、薪火相传,努力将醒狮文化带到更远的地方。
在一次次国际沟通与交流中
中华文化走出国门
获得了许多外国人的喜爱和欣赏
也在世界舞台上绽放逸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