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欧阳黔森:《伟大的转折》激发年轻一代的理想和情怀

发稿时间:2019-09-23 13:57:01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沈杰群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沈杰群

  “这部剧是向长征精神致敬。我们仍然要以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来走现代新长征。”日前,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伟大的转折》迎来大结局。在收官之际,该剧总制片人、编剧欧阳黔森接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

  该剧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电视剧首部展映剧目,挖掘遵义会议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意义,再现中央红军在贵州各族群众的拥护和党的地下组织支持下,转战贵州等地,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伟大转折的艰辛历程,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实践。

  谈及创作初衷和宗旨,欧阳黔森说,他们希望能讲好长征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故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当中,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像当年红军一样,拥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勇往直前,战无不胜”。

  欧阳黔森担任贵州省文联主席、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创作有长篇小说《伟大的转折》《雄关漫道》《绝地逢生》《奢香夫人》及中短篇小说集等十余部;编剧并任总制片人的电视连续剧有《伟大的转折》《雄关漫道》《绝地逢生》等。

  2005年,为了创作小说《雄关漫道》,欧阳黔森就曾跋山涉水重走长征路,之后又走了很多次。他熟悉长征的真实历史,也熟悉如今生活在长征沿路土地上的人民。这位出身地质队的作家,一直笃信“扎根于人民”才是文艺创作的灵感和动力。“如果不经常走近基层群众,不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那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

  欧阳黔森说,电视剧《伟大的转折》从去年12月底开机到今年正式播出,仅仅用了8个月时间。整个拍摄过程可谓紧锣密鼓,同时也发生了许多“几天都说不完”的感人故事。

  欧阳黔森觉得,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做出这部戏,本质原因是整个剧组和当地百姓都很团结,怀着“向信仰致敬”的心态,不计个人得失地拍戏。当地群众对拍摄工作的热情支持和无私投入,令剧组所有人动容。

  “四万多名群众自发来给我们当演员,而且非常认真。”欧阳黔森说,群众演员往往都站在离镜头较远的地方,即使如此,他们每个人都毫不懈怠地完成自己的戏份,寒冷的冬日里穿着单衣站立很长时间也不叫苦,不退缩。“遵义和铜仁的老百姓有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情怀,拍戏的感动无处不在。”

  每一帧画面都很真实,这是不少观众看完《伟大的转折》最深刻的印象。高度还原真实历史,正是贯彻剧组创作全程的核心要求。

  到底该怎么讲好这个故事?欧阳黔森遵从的原则是——“历史比我们写的更精彩,我们就是还原历史”,把当年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忠实地展现出来,这是创作者要做的。“不要编故事,要把当年真实还原,让观众感觉到真实,才会有敬畏,我们永远要尊重观众。”

  军装、草鞋、枪剑、子弹袋……每一件服装道具都要经过严格而慎重的“历史考证”,才能正式上身、入镜;拍摄雪地行军戏,摄制组肩扛手提,把重达几百斤的摄影器材和枪炮道具一件件运送到山上山下。

  在贵州零下7度的寒冬里,所有演员都穿着简陋的草鞋和破烂的单衣,冻得瑟瑟发抖。剧组共耗费了超过25000双草鞋。欧阳黔森感慨,很多演员是20岁左右的年轻武警战士,在刺骨的寒风里拍戏整日,没有一句抱怨。

  “千万不要以为90后、00后就懦弱自私没担当,他们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可以承担起历史责任。”欧阳黔森笑言,他对年轻演员说,当年的年轻人改变了这个世界,现在的年轻人仍然能改变世界。 (文化副刊部编辑)

原标题:欧阳黔森:《伟大的转折》激发年轻一代的理想和情怀
责任编辑:工蚁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