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徐剑:以脚为笔,以笔作剑

发稿时间:2019-09-04 21:45:01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只恒文 胡宁 中国青年网

  

code:

vid:

uuid:

requestId:

Time:

提示信息

Subtitle/CC
    Speed
      Quality
        Audio Track
          SpeedNormal
          Subtitle/CC
          Audio Track
          Quality

          00:00 / 00: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只恒文 胡宁 赵小萱)以脚为笔,以笔作剑。“在多年的采访和写作中,我为自己定下“三不写”的规矩:没有用脚走到的地方不写,没有亲耳听过的故事不写,没有亲眼看到的地方不写。”徐剑说。

            《中国青年作家报》 “壮丽70年·红色传承”融媒报道小组9月3日对军旅作家徐剑进行了采访。徐剑16岁参军,一路从报道员、新闻干事成长为今日的报告文学作家,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等。《大国长剑》《鸟瞰地球》《砺剑灞上》《逐鹿天疆》《导弹旅长》等导弹系列体裁作品,确定了徐剑“导弹作家”的身份。

            作为一名火箭军部队的作家,徐剑一直在跨界写作。他有一双文学的双翼,一翼是铁马冰河、气吞寰宇的火箭军生活,一翼则是人间烟火深处的国计民生和重大工程。他的中国故事的叙事坐标和落点,始终没有离开过普通导弹官兵和芸芸众生。这个夏天,徐剑完成了历时两年采访、讴歌南海填岛劳动者事迹的《天风海雨》,为老英雄张富清写下《永远的军姿》。如今,他又投入到长篇报告文学《天晓1921》的采写中,寻觅党的“一大”代表的生命遗迹。

          原标题:徐剑:以脚为笔,以笔作剑
          责任编辑:工蚁
          Loading...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