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焦敏龙)8月30日,在贵阳开幕的第三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上,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在以“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优秀文化的忠实守望者”为主题的讲座上介绍说,故宫博物院开放与管理并重,是工作人员与观众的共同维护,才有了故宫的今天,要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单霁翔说,故宫有3个名字:紫禁城、故宫、故宫博物馆,是全世界来访量最多的一座博物馆,拥有最多的文物宝藏和观众群,从来不缺观众。
他回忆,自己2012年1月到故宫博物院工作时发现,当时大部分区域没有开放,99%的产品没有得到展示,展出的不到1%。“很多人进了故宫博物院,都跟着导游的小旗,盲目往前面走,听着不专业的讲解,去看皇帝坐在什么地方、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打盹儿,去钟表馆、各宫殿看一看,就走出去了。”他说。
在单霁翔看来,观众这种“到此一游”,并未真正体验到故宫应有的魅力。新时代,人们的文化需求在变化,体验感才是最重要的。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面貌的改变是方方面面的。”单霁翔举例介绍,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实验,为男女卫生间进行了面积上的差异化设置和装修,设置了母婴间;研究设置了与故宫红墙黄瓦搭配的座椅;正运用现代化手段逐步实现宫殿里的灯既能保护古物,也能照明;通过物业员工和观众的共同努力,开放区没有乱扔垃圾情况了;通过征求观众意见,结合故宫特定环境设计安装了512块标识牌,在经常拥堵的地方、各路口、有的展览地方、卫生间附近做了明确标识……
故宫面积巨大,如何防盗?单霁翔介绍,博物院曾用5个月时间走访3000多处建筑,梳理出火灾、盗窃、文物安全、震灾、基础设施等7大安全隐患,并上报国务院批准,开启了“平安故宫建设”,从安装防震、防雷设施等方面入手,提升文物防护水平。他还提到,消防队是由故宫博物院年轻员工组成的,他们坚持定期开展包括机器人消防演习在内的各项演习。
故宫里文物繁多,是如何规整的?单霁翔介绍,故宫博物院曾逐一开展散落文物和箱柜文物清理,织绣文物、展览整理,以及闲置物品清理、杂物垃圾清理工作。比如逐步清理了原状床具、原状书画、石刻文物、门钉、门栓、门窗等;为弃置堆放在各房间的箱子修建了库房,实行统一归放、分配管理;发现了乾隆新诗稿20000多首,加上已知的,可以判断乾隆一生至少写了45000首诗歌……
单霁翔介绍说,经过3年的文物大清理,故宫珍贵文物占全国珍贵文物收藏42.01%,基于此,成立了古建筑、档案、文物等32所故宫研究所。“年轻人跟着退休研究员进行学习研究,这样,故宫文化研究就很好地传承下来了。”
单霁翔介绍,为了还故宫古建筑原本的面貌,博物院花了两年时间开展了屋顶杂草、庭院地面、市政管线清理项目,比如做平了1750个突出来的井盖,把300盏灯杆换成了300盏白天可以当景观、晚上可以照明的宫灯……
对于故宫文物的修复,单霁翔介绍,文物医院200名文物修复医生坚持最大化保留原有信息原则,对进入医院的文物,通过元素分析设备等最新的修复科技进行检测。他举例称,“符望阁董诰山水跌落修复”“上乐王佛修复”等文物都是通过现代技术得以修复的。“当文物得不到保护,它们是没有尊严的。只有它们得到保护,才能够光彩照人。”他说。
对于故宫建筑的修缮,单霁翔介绍,午门雁翅楼过去是个堆放了39万件文物的大库房,整理移交“国博”后,建成了雁翅楼展厅;曾经只能远看的角楼现在能近距离观看,还能通过VR增强现实技术了解是如何修复的;允许观众通过神武门展厅走上城墙看外面的风光了;西郊区域内修缮后,成立了慈宁宫雕塑馆;所有的花园、城门和角楼都对方开放了;东华门开放后变成了古建筑馆;戏台、宝蕴楼也都修好了……他还透露,“大高玄殿修好了,即将开放”。
近几年,故宫博物院的对外开放展览工作引人瞩目。今年春节开展的《紫禁城上元之夜》灯展上,万寿灯、天灯、宫灯等文创公益拍卖所得达2000多万,单霁翔说,这些钱全部用于扶贫,并笑称“改变了故宫被扶贫的过往”。
单霁翔介绍,故宫书画展的开启、世界各国展览的引进,吸引了众多观众涌入,形成了“故宫跑”现象;故宫展览走到全国乃至世界,弘扬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递了文化自信。他说,“要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文化副刊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