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中国万里之遥的瑞士,有一批土生土长的欧洲人远赴东方学习中医,然后回到家乡,用古老的东方医学为西方的患者服务。近日,瑞士“瑞士资讯”网站刊发文章,讲述了这些瑞士中医的故事。
瑞士社会逐渐接受“东方疗法”
“瑞士资讯”称,瑞士医疗保险开始涵盖中医治疗之后,近30年来,瑞士社会增进了对中医的了解,慢慢接受了这种“东方疗法”。走进瑞士的中医诊所,你见到的不再只是亚洲面孔,瑞士当地的中医大夫也越来越多。他们或自行开业,或与瑞士医院合作,使中医能够不借助翻译、直接为当地患者服务。
瑞士中医协会前会长西蒙·贝克尔目前服务于苏黎世州的湖院中医,这是一个与瑞士当地医院合作的中医项目。他在美国接受了中医培训,取得学位,曾在中国的哈尔滨实习。
贝克尔对“瑞士资讯”表示,“目前在瑞士约有1000名医生受过中医的训练,能中西医兼治,但是很积极投入中医领域的只有约500人,他们是瑞士医疗系统认可的医师。而像我这样只受过中医培训、没有西医医师执照的,在瑞士称为治疗师,目前约有1300位。”
尼古拉斯·兰明博尔医生在北京接受了中医培训,曾在瑞士医院里的中医部门服务,目前自行开业。他告诉“瑞士资讯”:“目前瑞士开放的中医项目为针灸、草药与推拿,这容易让瑞士患者以为这些就是中医的全貌。然而中医能治的比这些更多,中医的强项就是对人体的全面关照。”
“瑞士资讯”报道称,在瑞士政府认可的体系中,自然疗法分为针灸推拿、中医中药、顺势疗法、欧洲草药与印度传统医疗体系。瑞士中医治疗师的考试内容除了针灸推拿和中医中药两项之外,还包括西医知识、生理学、病理学、急诊学、医学伦理与职业伦理。
瑞士人眼中的中医培训
贝克尔曾任瑞士驰魏(Chiway)中医学院的校长,这是瑞士最古老的针灸和亚洲医学学校。他对“瑞士资讯”表示:“能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是在瑞士行医很重要的一部分,受过训练的瑞士治疗师没有语言障碍,也熟悉当地的文化。15年前,接受中医训练或许还需要会中文,但今天许多典籍都已经有了德语和英语的译本,所以中文不再是一个中医治疗师的必需能力了。在瑞士的德语区行医,反而是德语更为重要,因为这对促进诊疗有很大的帮助。”
先在瑞士学习中医、后到中国留学的尼娜·赵-塞勒尔赞同这一观点。她告诉“瑞士资讯”:“瑞士人注重交流,医生需要关注病患的心理,教授其养生的思想和方法,这一点瑞士是领先世界的。教病患观察自己、提升生活质量、提高抵抗力,就能增强中医药治病的效果,持续治疗也可以减少疾病复发的可能。”因此在瑞士,中医大夫有时会将中医与欧洲自然疗法并用。
赵-塞勒尔认为:“中瑞两国的中医教学重点不同,目的也不同。中国的教学重点在于让毕业生能够做到中西医结合,要能在中国的医院里工作;瑞士中医的重点则在于配合西医原有的治疗,用中医的方法来教病人养生,认识到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提升整体治疗效果的可持续性。”
她同时认为:“瑞士中医学校都是私立的,老师们很博学,授课的积极性很强,内容也精彩。中医学校的教学虽好,翻译的中医作品却多半是节选式的,可能只是一派,不够完整,无法纵观中医全貌,颇有局限性。”
“他们在来看中医之前,已经看过很多医生”
“瑞士资讯”报道称,总的来说,在瑞士求诊中医的人数近年来增加了。这部分是由于在化学药物兴起前,使用草药进行治疗也是欧洲的传统做法,所以当地人不难接受东方的医学智慧。
在赵-塞勒尔的诊所里,老中青三代的患者都有。根据她的观察,“这20年来患者的结构的确有些变化,从前女患者多,现在男性增加了。尤其是中年人,他们在来看中医之前,其实已经看过很多医生,他们需要口碑,需要快速、看得到效果的治疗。有的治疗生效之后,他们也会带着孩子一起来”。她补充说:“年轻人喜欢时髦、好奇,也很能接受中医疗法。”
中医的触角广博,不同年龄的瑞士人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中医。“瑞士资讯”称,近年来医疗保险的补助使患者尝试中医的意愿提高,中医调养的效果则是东方医学建立口碑的主要原因。
兰明博尔医生发现:“瑞士人的精神压力大,来求诊的病患许多是慢性病。在苏黎世看中医的病人里,也有不少外国人。”
贝克尔表示:“目前在我们医院里,将中医置入西医外科手术后的疗养过程,是重点工作。不仅是疼痛科、皮肤科、妇科、儿科等,甚至连缓解患者压力和癌症术后的休养,也都是我们的工作。没有一个医疗方式可以完全治愈一个疾病,中西医合用在治疗效果上会更好,也更容易。”
赵-塞勒尔也认为:“我们学习和应用中医不但能治病,还能助自己养生,教病人养生、调理身体,也就是所谓的‘治未病’。而且通过中医的‘人通天地,通则不痛’和‘气’等思想,以及通过与药用植物的接触,还可以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奥妙,体会到它的宝贵,理解人与自然相依的关系。”
“瑞士资讯”称,事物总是一体两面,疾病亦同。和西医相互促进,全面观照身体,这就是中医在瑞士的定位。
我筹备培训课,最初是因为自己想继续学习”
“瑞士资讯”报道称,三位接受采访的中医均表示,虽然他们都已进入这个领域超过20年,但在专业上对进步与突破的追求是不能停的。
赵-塞勒尔在自己诊室的醒目位置放了几本中文和德文的中医典籍,每天都会拿起来研读,勉励自己坚持不懈地探寻中医的奥秘。她说:“在瑞士,我们和中国来的中医交流很少,这很可惜。不过一直还是有一些交流的,双方都有人在搭桥。”
每年,兰明博尔都会为瑞士的中医治疗师安排不同内容的进修培训,他对“瑞士资讯”说:“我在北京学中医时,开始几年背诵了很多知识,毕业后便跟着一个老师从病人的实例中学习行医的技巧,才有了实际的经验。回到瑞士后,我因为有了新的疑问,所以就继续寻找老师,继续进修。我筹备培训课,最初便是因为自己想继续学习。”
他刚从美国聘请了一位曾住在中国、有28年行医经验的中医医生到苏黎世授课。由于瑞士身处欧陆中心,这个课程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国的医师。培训已经进行了3年,以英语授课、德语辅助,受到很多同行的欢迎和支持,所以会继续办下去。
贝克尔认为:“中医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演变中产生出不同的流派,要说谁是正宗非常困难,各家都有长处。我们在医院里每年都有国际交流的机会,也会到美国、中国等地进行参访,不断了解同行们的进步和不同的做法。一个好的中医治疗师同时也应是一个富有批判性的思想家,会反省、审视自己行医的过程。”
在行医中关注文化差异
“瑞士资讯”报道称,在如今的瑞士,中医诊所的数量增长迅速,竞争十分激烈。贝克尔因此表示,除了医术,大夫们还应该注意其他方面的技巧:“外国中医在瑞士行医,语言能力是首要的,如此才能和病人全面沟通;再者,一定要考虑到文化融合这个因素,若是把东方的那一套完全搬到瑞士,会遇到患者不适应的问题。针灸的针是粗是细,都藏着文化的细节。”
赵-塞勒尔则认为:“我希望在将来,我们能够超越中医-西医这种对立概念,不管什么医学都应该注重人的身心健康与平衡。中国悠久的医学史中流传着许多对医学特别有价值的思想和方法,中医完全可以成为现代的科学医学与经验医学之间相互连接、沟通的渠道,让两者都更加完整,更接近于人的需要,也更有持续性的疗效。”
她表示:“当然,做到这些的条件是,我们中医师不能只重视不同门派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我更加希望,在瑞士,中医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潜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