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
作为“老牌”工业基地和粮食基地的吉林省,如今正在开启一段振兴发展的新征程。
新中国成立70年,在白山松水这片热土上,诞生了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列铁路客车、第一袋化肥……这些“第一”奠定了新中国汽车、化工、轨道客车、电力和光学仪器的发展基础。然而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的吉林省,受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影响,经济发展步伐相对缓慢。
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振兴发展高度重视,他要求吉林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金钥匙,为新时代吉林振兴注入强大的政治动力、精神动力和实践动力。”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说,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吉林聚焦体制机制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绿水青山保护,努力让白山松水成为产业高地、创业乐土和生态宝地。
“卫星省”“高铁城”拽着吉林加速跑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提出: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激发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
如今,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的吉林省,正努力成为“高精尖新”排头兵,借助产业升级新力量,积极推进商用遥感卫星、先进轨道装备、精密仪器与装备、汽车智能制造等高科技产业,掀起“数字吉林”的浪潮。
2015年10月7日,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国第一颗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拉开国内商业航天的大幕。
2019年6月,第13颗“吉林一号”卫星从海上升空。相较于500公斤重的传统卫星,新发射卫星仅40公斤重,成本由1亿多元下降到800万元。
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贾宏光告诉记者,通过创新探索,长光卫星研制技术历经三次飞跃,目前是同等技术指标下全球最轻的卫星。
“卫星省”的背后是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27家企业、两所高校、8家研究所组成了航天信息产业联盟,相关配套企业有300多家。
在中车长客股份高铁车间里,“中国速度”和“中国标准”正孕育诞生。2017年6月,由中车长客股份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线正式首发,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铁。“我们争取让中国标准引领世界。”中车长客股份高级工程师邓海颇有底气地说。
中车长客股份前身是始建于1954年的长春客车厂,是当时中国唯一专门制造铁路客车的企业。如今,中车长客股份生产的地铁和高铁出口全球20多个国家,“中国智造”享誉世界。
2018年8月,长春光机所成功研制出直径4.03米世界最大口径单体碳化硅反射镜,实现大口径光学制造领域的重大突破。作为我国汽车工业摇篮,吉林省以汽车制造为引领,推动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长春红旗小镇概念规划发布,将依托一汽厂区和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红旗智能绿色小镇。
四大新动能产业的一项项重大创新成果,让吉林省先进制造业迈入全国乃至国际先进行列。数据显示:2018年,在大数据、云计算、先进制造、精准医学等前沿基础研究领域,吉林省新建省重点实验室9个;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应用技术研究领域,新建省科技创新中心12个;在高端人才引进领域,新建院士工作站27个,建站数量是前5年的总和。
让“投资不过山海关”成为历史
“东北的投资环境不好”“投资不过山海关”,对此类说法,吉林省省长景俊海直言,“确实与很多省份有差距,但没有那么严重”。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提出六方面要求,第一条就是要改善营商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省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改进营商环境,学习和借鉴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等“放管服”改革成功经验,使企业办事效率迎来“大提速”。
目前,吉林省企业开办时间由11天压缩到3个工作日,是全国开办企业时间最短的省份之一,最短用时仅28分钟。去年国务院大督察首次对营商环境作评价,吉林省位列全国第12位。
创业者从中感受到“吉林的真诚与变化”。去年,夏志平带着便携式体外诊断仪项目入驻长春北湖科技园。自2014年9月北湖科技园运营以来,先后吸引了科技型、双创型企业360多家。“我们引入北京中关村孵化经验,这里就是长春的中关村。”北湖科技园总经理喻专说。
为了让创业项目成功孵化,科技园成立了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上百万元的医疗实验设备,只要符合平台的双创条件,就可以免费使用。对于初创生物医药企业而言,研发资金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上百万元的实验设备就是一座大山,有了技术公务服务平台的好政策,这些问题都化解了。”夏志平感慨道。
守护好绿色生态“家底”
东部山区,林海茫茫、碧涛万顷;中部平原,沃野千里、田林相间;西部草原,水草丰美,广袤无垠。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吉林省生态环境东中西“三大板块”分明的结构,成为突出的生态优势。
“绿色生态是吉林的家底,也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和最大的财富。”巴音朝鲁说。
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称的吉林西部,如今成为中国湖泊密度最大的湖区之一。大小泡沼遍地、湖泊星罗棋布。松花江与嫩江在松原西北部奔腾相遇,借势“引嫩入白”“哈达山水利枢纽”等工程,霍林河、洮儿河等河流呈向心式汇集,形成一幅河湖互济、渔兴牧旺、草茂粮丰的画面。
2018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考察查干湖生态保护情况,提起和习近平总书记握手、聊家常的情景,查干湖的“鱼把头”张文仍然记忆犹新。习近平总书记祝福他“年年有鱼,年年有余”。
“总书记的祝福,今年就实现了。”张文介绍,今年查干湖冬捕收获最大,打到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红网”,一网打上来30万斤鱼。
“一年能挣十多万元。”这是张文以前不敢想的。以往的查干湖水少,张文和工友们只能靠打野生鱼赚钱,一年收入不过几千元。
河湖连通供水工程连通了包括松花江在内的82个周边湖泡,为查干湖引来活水,形成查干湖生态群落。生态好了,查干湖渔场职工一年到头都有活儿干。
生态环境好了,野生虎豹回来了,白鹤也多了。权威监测数据显示:目前,至少有27只东北虎和42只东北豹长期活动于吉林省区域内,有5个虎家族在此生存繁衍。在吉林省西部地区,一到秋天,全球90%的白鹤来这里栖息停留。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作为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吉林省的雪质受到越来越多冰雪爱好者的认可。去年全国接待游客数量排名前十的雪场中,吉林万科松花湖、北大壶、万达长白山雪场位列前三名。
振兴发展之路,尚需攻坚克难。迈入新时代的吉林省,正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