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伟宏(悉尼大学研究生代表协会前主席)
这个周末,我在悉尼的朋友圈被“香港”刷屏了。华人在悉尼举行了“爱国护港 反对暴乱”为主题的集会,呼吁香港恢复秩序。一夜之间,大家像约定好一起出来表达诉求,唱着中国国歌,打着中国国旗,对“港独”表示抗议,对外人讲道理。等到活动结束,又一起转身,回到自己的生活里。
8月17日,经悉尼市政府批准,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在悉尼举行“爱国护港 反对暴乱”和平集会。 新华社记者白雪飞摄
悉尼的街头运动很多,市政厅前常有来自各国的移民和学生发起一场又一场的演说。这些活动,华人学生是少有参与的,大家总是忙于自己的学业和生活。听老学长说,上次华人自发上街,还是2008年,当时北京奥运圣火到澳洲,因为一些国家发生过抢夺奥运火炬的行为,大家开着私家车,连夜赶往首都去保护圣火。天亮才发现,堪培拉,这座平日冷冷清清的小城市,街上竟聚集了上万华人,也是轰动一时。
在悉尼大学,香港来的同学和我们就在一起生活,打工会遇到,上课会遇到,并不陌生。我在悉尼最好的朋友,就是一名香港同学。第一次见到他时,他不会普通话,我不会粤语,两个中国人,只能用英文交流,甚为尴尬。后来的两年多里,我们一起筹备社团,名曰“悉尼大学中国发展社团”,他发挥英文优势,撰写邀请函和策划书,组织本地学者研讨涉及中国的学术问题,后来我们又一起组织留学生到大陆乡村支教。社团慢慢发展到几百名会员,他也当选为社团的社长。普通话和方言早不是问题了,我们初见时的窘迫,也成了常常谈到的最佳回忆。
这个周末,我特地问起他对最近香港事件的感受,他丢给我三句话:“丢人,把家务事闹到外面去。”“为什么(那些人)口口声声说法治和文明,却不肯承认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有什么理由,也不该使用暴力。”我想,这代表了很多香港同学的心声。
在澳洲,有一份留学生特有的纠结:“你毕业要回国吗?”回国是故土难离的情怀,更是对自身发展的考量。选择是个人的自由,但这份“纠结”本身,是对中国近年来发展程度的证明。曾几何时,留学生大多是要移民的,直到今天,对很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来说仍然如此。我的一位巴基斯坦同学,也是曾经的同事,在我今年决定回中国工作时,郑重其事的说:“你能回去真好,将来我也要回去,咱们再一起工作。”他的家乡是中巴经济走廊上的重镇,他很向往将来回国以后,有机会参与中巴合作。
我所接触的各国同学,无论来自哪里,最大的共识,也是我最想和香港同学讲的一句话是:“中国的发展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机遇,对中国的充分了解,是当今青年成长最重要的能力储备。”
即使是带着有色眼镜的观察者,时间久了,也发现一些概念并不能框定我们的行为,进而开始发掘背后的逻辑。以下是我观察到的,旅澳中国青年学生的常态:我们能自信地回应关于中国的问题,能用行动改善自己的生活,更相信中国一定会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对于西方既不仰视,也不俯视,而是能够并进行文明与文明间的平等交流,能为西方了解中国故事打开一扇窗。当祖国需要时,也可以挺身而出,守护最需要守护的价值。懂得如何尊重异质文化的游戏规则,既不自卑,也不自傲,而是逐渐习惯在舞台中间做自己的感觉。这感觉不是从来都有的,是中国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背景赋予了这份底气,是因为祖国之大,能承载青年一代的梦想。更重要的是,这一代青年会更自信,能为中国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为世界发展提供方案,就从我们的具体工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