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记者再走长征路】甘肃哈达铺:红军最好的“加油站”

发稿时间:2019-08-17 12:2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任明超 马富春 李隽辉 母建鑫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任明超 马富春 李隽辉 母建鑫)甘肃哈达铺是红军的“福地”。

  到达哈达铺的前一年中,红军经历的是九死一生。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异常恶劣的自然环境,自红军从1934年开始长征,爬雪山、过草地以及腊子口激战后的长征队伍,到达哈达铺时已是人疲马乏到了极点。

  哈达铺给了红军长征途中一次最好的喘息、修整的机会。

  走进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一面墙上写着的“大家要食得好”6个大字。纪念馆馆长路晨霞说,当年这句口号喊出之后,每个战士的心都迅速激荡起来。

  哈达铺有这样的条件吸引红军将士们。哈达铺历史上就是甘川道上的一个商贸集镇和军事要地,也是西北地区有名的古镇落,因为盛产药材,哈达铺当年的街道两旁就有不少来自上海、北京等全国各地的药材铺子分号。

  哈达铺长征纪念馆的解说员张馨文说,当时的哈达铺物价便宜,一头百十斤重的肥猪只要5块大洋,一块大洋可买5只鸡,一毛钱能买10个鸡蛋。所以,红军给每人发的一块大洋已经能够很好地改善伙食了。对于长征途中的红军来说,“吃得饱”即是“吃得好”,许多还在长身体的红军小战士、处在哺乳期的红军女战士,终于在哈达铺吃上了一顿饱饭。

  著名红军将领杨得志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描述哈达铺的繁华以及对红军将士的重要意义。杨得志在回忆录中写道,整个镇子只有一条街,人口比较密集,绝大部分是回族和汉族。这条一里多长的小街, 两侧大都是青瓦房,街心有一座古老的戏楼,街上还有一座小关帝庙,这些都引起了战士们极大的兴趣,街两旁小店铺几乎一家挨着一家 。因为有陕西、河南来的“客户 ”,货物比较齐全。好久见不到的白纸、麻纸,僧帽牌蜡烛,毛蓝布、青洋布,甚至绸缎、锣鼓家什都有。

  在杨得志的回忆录中,哈达铺成了红军将士的福地,回忆录写道,黎林同志从街上买回了白纸, 还从一个“跑邮政的”人那里搞来了几张不知哪年哪月的破报纸,高兴得如获至宝。谢象晃同志不仅买了蜡烛, 还买了好些各种颜色的布。问他买布做什么用,他只是笑,却答不上来。那神情好像是说,能买到东西就够高兴的了,还没考虑干什么用呢!吸烟的同志买到了烟,更是高兴,因为进入雪山、草地后他们就“断粮”了。 这里的香烟品种比较多,什么“单刀”“双刀”“白飞机”等等,最受欢迎的是“哈德门”。

  “因为这种烟不仅好吸,而且每个盒子里都装有一张关公,或者张飞、刘备、周仓等历史人物画片。 由于这个玩意儿,连一些不吸烟的战士也都纷纷将它买回来。他们将烟送人,抽出画片互相传看。”红军在哈达铺“狂欢”的细节成为很多将领回忆录中的精彩片段。

  杨成武将军则把哈达铺比作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哈达铺长征纪念馆资料记载,哈达铺在1935年9月支援红一方面军物资统计为:食盐20000斤,粮食200000斤,食用油5000斤,骡马1000匹,柴草150000斤,担架350条(副),中草药1500剂,猪羊鸡750头(只),蔬菜3000斤,豆类50000斤,布鞋7000双。此后的1936年,哈达铺又为后续红军提供大笔的物资补给。

  在哈达铺,除了物质补充、改善生活,最重要的是精神粮食——中央红军从报纸上获得了陕北红军的消息。

  解说员张馨文介绍,哈达铺的邮政代办所有不少报纸,其中登载着徐海东率领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合的消息,还有陕北革命根据地“匪区”略图。红军长征走了二万多里,消息闭塞,大家一看到陕甘宁有那么大的根据地,都十分高兴,就在这条消息上画上了红杠杠。

  “哈达铺给了红军这么多的资源,老百姓也非常认可红军,此后的北上抗日又有谁能挡得住呢?”回想70多年前的情景,张馨文感慨万千。

原标题:【记者再走长征路】甘肃哈达铺:红军最好的“加油站”
责任编辑:工蚁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