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嘉宾观看捐赠的瓷器。当日,泮庐集团捐赠“泰兴号”清代沉船瓷器仪式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本报北京8月13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沈杰群)今天,“泮庐集团捐赠‘泰兴号’清代沉船瓷器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190余件同“泰兴号”商船一起沉寂海底的珍贵清代瓷器,在经历打捞、售卖、回购后从海外回流,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泰兴号”沉船为清代道光年间沉没于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的一艘中国商船,船货以清中晚期民窑瓷器为主,兼有少量紫砂陶器、石器、金属器等。20世纪90年代,该沉船被国外商业团队打捞,出水文物在国际市场拍卖出售。
2018年,泮庐集团从海外购回了10万余件该沉船出水瓷器,近日,经由福建泉州德化县人民政府推介,将其中40余类、共190余件瓷器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瓷器多为19世纪初期福建省闽南地区所产,以青花瓷为主,兼有少量白釉瓷、褐釉瓷、红绿彩瓷等。
泮庐集团表示,此次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泰兴号”清代沉船瓷器,一方面希望发扬中国当代企业家精神,助力海外流失中国文物归国返乡;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收藏文物回赠国家的方式,纪念中国古代先民不畏海路艰辛,开辟出海上丝绸之路的民族精神。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说,此次收藏的“泰兴号”沉船文物为清代中晚期具有明确纪年及沉没地点的历史遗物,出自目前发现同时期较为罕见的大型贸易商船,对研究19世纪中国对外海洋贸易情况、外销产品结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闽南瓷窑业技术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