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县档案馆馆藏《什么是红军》传单原件。朱娟娟 摄
摄制:鲁冲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郧西8月6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朱娟娟 见习记者 鲁冲)8月5日上午,在郧西县档案馆的“特藏库”,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见到了一份85年前的红色传单,这份标注着郧西县档案馆“革命历史档案第1件”的传单,是该馆镇馆之宝。
传单红底黑字,采用竖体印刷,边角有些泛黄,全文15列、476字,落款时间为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日。
传单至今清晰可读,标题为《什么是红军》,全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红军的性质、主张、组成、任务和有关政策,并详细介绍了红军部队的作风。文中写道:“红军的基本主张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红军里面的人,都是工人、农民、贫民、士兵出身,所以他们能代表穷人的利益”“红军里面是平等的”“红军所到之地,欢迎群众谈话,欢迎群众开联席会”等。
这份传单,是1981年,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虎头岩村村民刘立英在珍藏了46年后,交给县档案馆的。
在虎头岩村,郧西县原史志办主任李仁喜,与刘立英的孙子李登科,讲述了这张传单背后的曲折故事。
李玉才的孙子李登科,讲述传单背后的故事
1934年11月到1935年7月,红25军在鄂豫皖(鄂豫陕)省委的领导下,胜利实现了战略转移,初步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郧西县的大部分地区处于根据地的中心区域。1935年2月19日,鄂豫陕省委在这里召开了第20次常委会议,再次提出“大量的扩大红军,建立地方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战略目标。这次会议,又被称为“郧西会议”。
同一天,红25军在郧西召开万人军民大会,红军“打土豪、分田产”的主张,赢得了在场群众的支持,许多人当场报名参加红军。其中就有时年15岁、徒步20多里路来到会场的李玉才。
“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我爷爷信任红军,坚定地跟着红军。”李登科介绍,爷爷加入红军后,因为头脑灵活、打仗机警,四个月后成为一名副班长。
“当时,为了扩大部队,红25军一边坚持军事斗争,一边发动群众,宣传工作有声有色,相继印发了《什么是红军》、《关于商业政策问题》等传单、布告。”李仁喜介绍,《什么是红军》这份宣传单,让当地老百姓看到了希望。
1935年5月,驻扎郧西的红二十五军即将西征北上。临行前,李玉才接到家中口信:“母病重,速归”,李玉才请假回家探望。部队交给他一份《什么是红军》传单,让他继续发展红军。
李玉才将传单缝在了衣服夹层,偷偷带回来。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清剿,他躲进了离家6里外的一个山洞里,走前,他把这张传单交给了妻子刘立英,嘱咐她“千万保存好”。
刘立英目不识丁,但她知道这是红军发的,便下定决心要永远保存下去。晚上,刘立英趁家人都睡熟了,将传单用红布细细包好,夹在家谱里,藏在了一间漆黑屋房檐上一个暗缝中。
红军一天天走远了,地方的保甲长、乡练又开始抬头,出来闹事,母亲的病没有好,李玉才没有归队,但也不敢在家存身,每天在深山老林石崖洞躲藏着,不敢见人世。刘立英每天装着寻野菜、砍柴禾,找时机给他送饭吃。
期间,在白色恐怖的艰苦环境中,国民党反动军队和地方反动武装反复搜查。“他们找到我奶奶,用锥子戳手臂、用烧红的火钳烫小腿……威逼利诱,想要找到爷爷参加红军为红军做事的证据。”李登科回忆,小时候,他曾亲眼看到,奶奶刘立英手臂与腿上伤疤累累,最长的达30多厘米。
历经敌人反复折磨,刘立英没有交出这张红军传单。一直到1981年,刘立英将这张传单交给家里识字的亲戚看,才知道上面的内容。她将传单交给了档案部门,这个近半世纪的承诺,就此了却。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郧西县档案馆将这份珍贵的传单影印了一份,送给了她。
“奶奶在世时,时常给我们讲,那时候那么苦,都熬过来了。她的意思是教导我们珍惜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努力学习、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如今,这份影印件被李登科一家继续珍藏,成为他们一家后辈的传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