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蒋肖斌)7月21日是今年夏天头伏的终曲,天气热到人们从空调房走进太阳下的那刻就只想即刻逃回去。可依然有近百位读者不畏炎热,赴与英美文学专家陆建德的约,跟他一道走进美国犹太裔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异彩纷呈的短篇小说世界。
陆建德讲辛格
在真正进入辛格其人及其作品之前,陆建德先带着读者回到20世纪,因为“20世纪初以来,外国文学在中国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鲁迅在20世纪初期就深刻意识到,“文学对一个国家精气神的提升”所起到的作用。
1978年,《世界文学》正式复刊,辛格就出现在这第一期上。当今中国,五六十岁甚至更年长一些的主要作家在创作之初,几乎无人不晓辛格的名篇《傻瓜吉姆佩尔》。陆建德回忆,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辛格短篇小说集》;2006年,推出《傻瓜吉姆佩尔》;而此次出版的《辛格自选集》选本更为精良,是辛格本人选取的最为满意的作品合集。
在陆建德看来,辛格是个像契诃夫那样会讲故事的大师,难以归类。
辛格的很多故事写得带有人间的温情。比如著名短篇《市场街的斯宾诺莎》,一位犹太学者最后娶了一位目不识丁的犹太女士,这是一种从“神圣性、超越性,突然回到彻底的世俗性”的转变,读来特别温馨。
辛格小说中也有新鲜元素,比如讲女扮男装的《叶希瓦的男学生妍特尔》;比如设有专人屠宰牲畜的《净屠师》,并呼吁国家设立这样专门的部门,这既有利于卫生和质量管控,也能让公众免于血淋淋的场景,如此方能发育出“自然生发的怜悯之情”,不会对暴力习以为常。 辛格
辛格是出生于波兰一个小村子的犹太裔作家,到美国之后,仍坚持使用自己特有的语言意第绪语写作。一方面,他在时间和空间上与故乡的阻隔,让他得以将“那段记忆的东西写得特别美、特别好,特别有张力”,那些看似奇奇怪怪的人在他笔下是如此合乎情理;另一方面,他对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又有很多精彩的描写,也更能锐利地看待他们。
这两方面构成了辛格写作小说的透视镜,他笔下的犹太人绝非刻板的固有形象,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形象。陆建德说,如果辛格一直生活在波兰,即便成为二战的幸存者,可能不会成为如今的他,反观视角为他的作品赋予了“审美和价值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