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国好人在太康(报告文学)

发稿时间:2019-07-17 12:2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游磊 中国青年网

  为了让“好人生活无忧”,太康县开展文明单位结对帮扶活动,要求每个文明单位帮扶2~3名“太康好人”;通过志愿者协会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奖励帮扶救助太康好人。

  太康县政协一位副主席说,太康“好人矩阵现象”与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推介分不开。通过宣传推介,让“好人情结”深入人心,让“好人群体”脱颖而出,让“好人效应”不断释放”。

  今年77岁的退伍军人马克民,是太康众多“中国好人”里较为年长的一位。马克民说,无论是自幼的家教家风,还是长大后的学习,在部队和社会受到的教育,都引导他向上向善。他认为,良好的正能量教育也是太康“好人矩阵现象”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退伍后,马克民和几位战友一道,于2002年成立了“退伍老兵宣讲团”,吸纳了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等十几位退伍老兵加入宣讲团。马克民自己出资,用于义务宣讲,去广场,进校园,不辞劳苦,宣传英雄先烈的战斗事迹,讲述优秀官兵的感人事迹,希望尽老兵们的绵薄之力,把红色教育代代相传。

  该宣讲团成立16年来,听讲群众、师生高达数万人次。“退伍不褪色,退休继续发挥余热。我们宣讲团有一句口号,宁死在课堂上,也不死在病床上;生命不息,宣讲不止。”马克民说。

  和马克民类似,今年70岁的太康县国土资源局退休干部韩其功,也是该县“中国好人”群体中年纪较大的一位。21年来,爱好红色文化物品收藏的韩其功几乎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收获了3000余件不同类型的藏品。每逢“五一”“七一”“十一”,以及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重大节日,他总要在县城主干道两旁,整齐地摆放着一块块图文并茂的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的资料展板,以及众多红色文化藏品,向群众讲解红色文化。

  出身贫寒,见证了新中国诞生、成长与发展的他,对党和祖国的感情,是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所不能理解的。韩其功说,他记事时,全家没有房子,住在破庙里,后来政府给家里分了土地、农具、牲口。

  “吃水不忘打井人。我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向周边群众宣讲,告诉他们,今天的幸福是怎么来的。”韩其功说,21年来,他已义务宣讲400余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情感。

  太康县委一位领导同志告诉我:“太康能够成为好人辈出的精神土壤,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因素,但关键是我们创新工作机制,造就了一个有利于好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太康见义勇为等好人英雄群体的出现,是我们卓有成效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是我们一笔难得的精神文化资源和宝贵财富。”

  当从民间到政府,上下一心,全民参与、支持、保护、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诚实勇敢、敬业奉献、与人为善、爱国爱家乡等一系列优秀品质成为我们向往和追寻的目标,风行草偃,水到渠成,一个县何以涌现四十多位中国好人,我已找到了人们心中早已有了的答案。

  早在数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阳夏文化。而今,太康不仅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农业大县,更是一个充满大爱的文明之县。

  这里是一块汇聚爱心和文明的高地,好人如山,善念似海,数不胜数的解人之困、急人之难的爱心善举,让太康大爱声名远播。

原标题:中国好人在太康(报告文学)
责任编辑:海竹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