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非遗传承人讲述中日韩的“初心”“匠心”

发稿时间:2019-07-16 15:5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陈琳 林洁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陈琳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林洁)7月15日,中日韩文化交流故事会在广州举行。众多学者、非遗传承人、作家分别讲述了中国、日本、韩国交流交往的源远流长与当中的“初心”与“匠心”故事。

  日本传统太鼓乐团、韩国乱打秀团队和中国广州歌舞剧院舞剧《醒·狮》等中日韩各界艺术家和嘉宾,共同用亲身经历,展示中日韩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推动三国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中日韩民间友好交流交往。

  日本国宝级太鼓乐团鼓童成员住吉佑太讲述了日本传统太鼓的故事,太鼓表演者被称作“鼓童”,“鼓童”(Kodo)在日语里指胎儿在母腹中听到第一声,意为以赤子之心擂鼓。日本传统太鼓可追溯到1971年,一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远离繁华都市来到日本海的佐渡岛上,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日本传统太鼓的表演和研究,在岛上开始了斯巴达克式的严格训练,在训练时始终如一,保持匠心,为日本这一流传至今、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

  “要成为鼓童的成员,必须经历为期两年的艰苦训练。大约20名青年男女聚集在佐渡岛的一所废弃初中学校里,日复一日接受培训。”住吉佑太说道。15、16日,他们将在广州大剧院带来鼓乐表演《螺旋》。

  第一个登上百老汇舞台的亚洲无声喜剧《乱打秀》也出现在了故事会上,拿着锅碗瓢盆、切着萝卜卷心菜起舞的韩国乱打秀团队,砧板作鼓,菜刀作槌,引发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

  “我们共约切掉了227600个洋葱、455200个黄瓜,364160个包菜,227600个胡萝卜……说到切蔬菜我们是认真的,也是最专业的。”正佳光迈传媒总经理崔容硕坦言,亚洲戏剧直到上世纪90年代都一直无法融入西方舞台,无言剧的表现方式解决了文化传播障碍,反复打磨融合亚洲元素,将东方元素传播到全世界。

  大型民族舞剧《醒·狮》自2018年首演以来,被观众称之为年度“最燃”舞剧,不仅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其策划历时5年,构思和创作用了3年时间,剧本更是历经13稿打磨。“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醒狮”,广州歌舞剧院院长、《醒·狮》总导演史前进也分享了这部舞剧背后的故事。

  不仅是舞台上的创作和表演团队,威风凛凛的狮子同样源于初心与匠心的坚持。黎家狮的第六代传人周嘉欣介绍,“黎家狮是佛山唯一一家六代做狮头的家族。”制作狮头分为扎、扑、写、装四大工序,稍微有一个小工序出现错误,就会导致整个狮头的变形。周嘉欣希望黎家狮未来可以走向日本、走向韩国,让更多的民众体验到佛山狮头这种传统文化。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客席副教授、作家加藤嘉一表示,日中关系越来越需要民间人士,尤其是年轻人的直接交流和真实体验。他希望下一个40年,日中能够携手推动国民关系的正常化过程,使得日中友好长青。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全国理事、国际菁英会主席胡智荣讲述了自己和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希望能共同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来自韩国的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先生同样是胡智荣多年的好朋友,也很喜欢中国文化。在潘基文的感染下,胡智荣和他所在的基金会积极参与各种慈善公益活动和社会捐赠,截至目前累计捐款超过1亿多元。胡智荣期待中韩两国积极开展人文交流,深化务实合作,促进民心相通,巩固中韩民间友好。

  2019年上半年,广州致力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和对外文化交流门户,从瑞士冬季达沃斯到大连夏季达沃斯,从法国巴黎的城市推介会到美国纽约的迎春花市,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到博鳌亚洲论坛,从广州亚洲美食节到G20中日、中韩友好交流故事会,广州先后举办了12场大型国际推介活动,广州声音一次次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回响,世界也日益了解广州。 

  (文化副刊部编辑)

原标题:非遗传承人讲述中日韩的“初心”“匠心”
责任编辑:高原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