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浙江农林大学学生暑假作业:抓100个科以上昆虫

发稿时间:2019-07-15 16:51: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陈胜伟 董碧水 中国青年网

  陈胜伟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记者 董碧水

  正值暑假期间,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专业2017级两个班的57名学生正忙着一份特殊的作业:抓100多个科以上昆虫500只,并制成标本。

  为此,同学们“全副武装”、各显其能,用上了多种“海陆空”战术、武器,“现在学生寝室肯定没有了蚊子、苍蝇、蟑螂。因为这些虫子都成‘宝贝’,被抓完了。”同学们说。

  今年暑假开始前,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专业2017级的57名学生,接到王吉锐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利用暑假开始的半个月时间,进行课程野外实习,要求每5至7人为一组,分别到野外捕捉500只以上昆虫,并制作成昆虫标本。为确保昆虫种类的丰富性和标本质量,要求囊括涉及100多个科的昆虫。

  一开始,同学们很是兴奋,虽然学的是植物保护专业,也认识很多昆虫,但真要去抓那么多昆虫,许多人还是觉得心里发虚,因为不少昆虫并不常见。

  接到任务后,同学们到学校周边的草丛、农民的菜地以及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等地,抓捕各种昆虫。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看有没有蚊子、苍蝇或者蟑螂,这些以往讨厌的虫子,成为同学们特别亲切的“宝贝”。“一只漂亮的蝴蝶或者一只帅气的独角仙,都成了相互炫耀的‘资本’。”不少同学说。

  许多昆虫活动期在清晨和晚间,所以同学们就选择清晨和傍晚外出抓昆虫,中午则在标本室,将抓到的昆虫制作标本。

  “也有一些昆虫在中午才出来活动,为了捕捉这些昆虫,又不得不顶着烈日。”一位同学告诉记者,一开始,大家抓的“俘虏”都是常见的知了、蜻蜓等,在抓了几百只虫子后,大家就相互比较谁抓的虫子罕见、谁抓的虫子漂亮。

  体大而愚笨的独角仙、20多厘米的竹节虫、硕大的凤蝶……各种罕见、漂亮的昆虫,都是同学们的“战利品”。

  为抓到满意的昆虫,不少学生也付出了“代价”。正在制作昆虫标本的孙文婷说,不少虫子有一定的攻击性,有的还分泌毒液,所以在抓的过程中,起个包、被咬一口,是常见的事儿。

  为此,外出猎捕昆虫的学生,都穿上厚厚的长裤和长袖的衬衫,用上了网兜、广口瓶等各种“武器”。“但即使这样,很多同学还是被咬得‘遍体鳞伤’。”

  “看似简单,捉虫其实需要对课本知识有熟练的认知。” 植物保护171班的吴敏怡介绍,例如昆虫的习性影响它们出没的地点,昆虫的形态特征帮助判断和分类。“实习一段时间后,都已经战胜内心恐惧,能够独立完成任务了。”

  吴敏怡说,捉虫后的标本制作也很有技巧讲究,小型昆虫可以直接采取针插;前后翅明显的昆虫,需要提前展翅。“展翅时必须小心,不能让翅膀破损;鳞翅目昆虫的翅膀,覆有的粉末也要尽量完整保留。”

  如今,在农林大学校15号学院楼的标本室里,凤蝶、蜻蜓、独角仙、金龟子、竹节虫、蜡蝉、蟑螂、蚊子、红袖蜡蝉等各式昆虫琳琅满目,学生们还根据所属的目、科、属、种,将昆虫按照标本制作的要求,进行分类制作、摆放,整个实验室里的昆虫显得特别有艺术感。

  “抓虫子的过程虽然辛苦,但增强了对专业的认知。” 赵江涛同学说,看着这些美丽的标本,大家都很有成就感。“通过实习学到的知识是最深刻的,如蜻和蜓的区别,在于前后翅三角区是否有明显不同,同时蜓的尾部末端膨大,蜻的尾部末端较细。”

  “抓虫子增强了对昆虫知识的认知。”何王军同学也认为,标本的采集、制作、分类和鉴定,不仅直接观察了解了昆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以及与寄主植物和环境的关系,掌握常规的昆虫学研究方法、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同时还在实习过程中培养了同学们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同学们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指导老师王吉锐表示,野外抓虫子、制作标本是植物保护专业教学环节之一,学校希望通过学生动手抓昆虫,让植物保护专业的同学真正走出课堂,开辟新的学习环境,在动手过程中了解病虫害,从中也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

  据悉,浙江农林大学暑期组织学生抓虫子、做标本已不是第一次。王吉锐老师说,以前学生捕捉昆虫、制作标本,都从数量上要求。为强调昆虫的质量和丰富性,今年要求确保100个科以上昆虫,且要求完整,不能“断胳膊缺腿”,“这对学生的专业要求更高。”

原标题:浙江农林大学学生暑假作业:抓100个科以上昆虫
责任编辑:高原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