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鹿邑县一所农村学校在修建学生宿舍过程中,发现了“假水泥”,那些“凝固”的水泥块,单手就能捏碎。据校方人员介绍,为了把那些劣质水泥清除干净,“后期工人们是用手一块一块把水泥抠下来的”。据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最新报道,涉事企业已被责令停产。
一捏就碎的水泥,莫非是用水做的?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该批次水泥抽样送检,结果拆下的水泥样品“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均未达标,而在此之前,该批水泥生产的厂家,来自山东省枣庄市的鹏源建材有限公司的回厂检测却称该批水泥“合格”。
在校方录制的视频中,看似坚韧的地基应声而碎,看不出任何钢筋混凝土的坚韧强劲。如此触目惊心的景象,很难让人相信厂家的“合格”检测。
而且,水泥厂家在学校维权过程中,也并非如其后来所坚称的,“我们厂子的水泥永远没有问题,质量百分之百合格”。据校方透露,在今年4月份第一次鉴定发现水泥不合格后,在学校提出10万多元的赔偿费用后,水泥厂家不同意此核算,仅仅打算赔偿已使用的约4吨水泥费用。一前一后,在舆情事态不断扩大条件下的厂家态度摇摆,更让人对水泥的产品质量充满疑窦。
在混凝土类建筑中,能够保障建筑安全的根本在于混凝土的强度,而混凝土的强度来源主要是混凝土中水泥成分里的硅、钙在水的作用下生成的硅酸钙化合物。厂家“出问题可能是沙子的问题、各方面的问题”的说法,难以让人信服所谓“合格”。
7月10日下午,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市场监管局对该水泥厂家下达了责令停产通知书,对该企业生产设备、原料库、配电室等设备加贴封条予以封存并对该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深入调查。伴随着监管部门的介入,水泥隐藏的问题将会浮出水面。
学校教学楼、宿舍楼安全,是校园安全不可突破的刚性底线。根据《建设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舍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对校舍倒塌事故多发的农村,要把检查重点放在村镇中小学上。这所留守儿童居多的民办农村中学,流入了问题水泥,幸而校方发现及时,才避免了一座危楼平地起。
查清楚、搞明白、纠彻底问题水泥,不仅关乎校园的安危,也是关系到公众的安全感。揪出问题水泥背后存在的市场监管漏洞、市场主体不轨行为,并最终形成常态的监管治理机制,才能增强公众对建筑质量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