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网红北京烟袋斜街,又一处文物活了

发稿时间:2019-07-11 18:5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刘世昕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1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世昕)北京800多年的建都史与什刹海密切相关。从今天起,在北京网红打卡胜地之一——什刹海烟袋斜街上又多一处景致,有五六百年历史的广福观经腾退修缮后,变身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开门迎客,用百余件展品讲述什刹海与老城的故事。

  在北京西城区,368处不可移动文物密集分布,怎么保护这些历史遗存,并使之活起来,是一道需要平衡的智慧题。

  建于1459年的广福观,地处什刹海、大运河文化带和北京中轴线的交汇之地,与恭王府、宋庆龄故居等众多文物景点为邻,历史上曾是总理全国道教机关“道录司”的所在地,后逐渐变为民居。

  2007年,北京市西城区开始对广福观进行腾退,后进行修缮。在腾退修缮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了广福观内多组清代彩绘,并被认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福观的腾退修缮只是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文物大保护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北京市西城区计划腾退文物52处。目前,曾经被大杂院裹挟的京报馆(邵飘萍故居)、绍兴会馆等27处文物全部实现腾退。

  文物腾退将大批文物从不合理使用状况中解放出来,形成了一批优质的文物资源,后续的难题则是怎么让文物活起来。

  广福观占地1530平方米,三进的院落处处有明清建筑的经典设计,腾退之后如何讲好历史故事,北京市西城区选择让那里成为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

  1267年,元大都最初设计时,以今天万宁桥为大都城中轴线的几点,以当时的积水潭、今天的什刹海宽度的两倍作为元大都的宽度,可以说什刹海决定了北京城的雏形。这800多年的故事、变迁,都将在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呈现,打卡网红烟袋斜街的游客可以在这里触摸历史。

  据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在大规模实施文物腾退的同时,西城区也在积极推进腾退后文物的合理使用,特别是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探索文物活化使用方面进行了尝试。

  与正阳书局合作,北京市西城区将万松老人塔打造成为“北京砖读空间”,成为市民近距离感受体味北京历史文化,购买、借阅、品读京味书籍的特色文化场所。与北京出版集团合作,将佑圣寺开辟为北京十月文学院,作为公益性文学创作基地,为公众提供文学沙龙、文学作品朗读会等文化活动和文化空间。

  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还尝试引入专业博物馆运营团队承担博物馆业务运行,实现了郭守敬纪念馆的社会化运营,创新了博物馆社会化运营方式。4个月试运营期间,参观人数激增。而且,这个纪念馆还对外承接了60多场教育活动

  目前,北京市西城区还在推进护国观音寺—大栅栏历史文化展览馆、福州新馆(林则徐故居)—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新市区泰安里等文物修缮和项目建设。

原标题:网红北京烟袋斜街,又一处文物活了
责任编辑:高原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