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段时间,一篇《组织部的灯》在朋友圈中火了一把,揭示了组织部的工作常态,道尽了组工干部的艰辛。今天,我想说说喀什市英吾斯坦乡驻村干部们的手机“备忘录”,贫困村里最后熄灭的那个手机屏幕。
刚开始那会,虽也有扶贫任务,但大家普遍没有认识到中央的决心,大多安排一些“老弱病残”驻村。与其说是驻村扶贫,不如说是提前内退,正因如此很多人认为下乡驻村很悠闲。
两年前,中央提出精准扶贫攻坚战,明确2020年全面实现脱贫,我们终于意识到这是更重大的政治任务,大家纷纷加码要求,力争提前脱贫。现如今脱贫攻坚已到了关键时期,这其中的心酸和辛苦别人无从得知。
多少个夜晚,他们深入农户家中走访到百姓熄灯;多少个夜晚,他们制作档案材料到太阳升起;多少个夜晚,他们踌躇满志辗转反侧到无法入睡。而这每一个夜晚,驻村干部的手机备忘录都“记录”了下来。
支部越亮,办事效率越高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以往,一到了晚上英吾斯坦乡吉格迪力克(16)村村委会的院子里便黑灯瞎火、空无一人,如今,每天晚上院子里便投射出一缕亮眼的灯光。发光的,是村委会楼前的射灯。照亮的,是这个后进村焕然一新的党组织。竖起这杆灯的,就是村里今年新来的党总支书记开山、支部书记潘祺。
吉格迪力克村是远近闻名的涣散村、问题村,几帮老人斗来斗去,领导头疼,百姓抱怨。作为新来的驻村书记,首要任务是把“散乱”的班子团结起来,把工作队员和村干部的心凝聚到一起,把服务群众的意识培养起来。
为了亮出支部,打通民心,村党总支书记开山、党支部书记潘祺先是带头整理学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扶贫思想论述,再制定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和干部管理规定等制度,让支部的组织生活步入正轨,让党员干部们慢慢开始察民情、知民心、解民忧。
“书记,我家挖掘机在工地干活的4500元钱他们一直拖着没给我。”农民亚森江·尼亚孜开门见山地说。话音刚落,村党支部书记潘祺便掏出手机写进了手机通讯录上,回到村委会后,他立即与新龙集团负责工地的老板沟通协调,及时帮助亚森江·尼亚孜要回了工钱。
……
从此支部有了光亮,“两”委有了人气。村党总支、党支部进一步把工作做细到农村工作上,推出“(白9:30+黑22:00),1周1月1季”工作法,即每天早上9时30分召开晨会下派任务,晚上22时反馈当日工作,每周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每月召开一次干部大会,每季度组织一次文艺汇演。
“村里人哪里受过这罪,一开始真不适应。”村委会主任卡德尔江说,“但坚持几个月下来,效果的确挺好,大家办起事来快多了。”
走访越深,脱贫措施越准
“脚上多沾泥,心中装群众。把驻村扶贫当作家事,把农村老乡当作家人,与贫困群众一道,解难题、做实事、谋发展。”这是英吾斯坦乡吉格迪力克(16)村一名驻村干部手机备忘录上的一段话。
吉格迪力克村共有6个小组366户1473人,如繁星般散落在乡村主干道两旁。村里有的农户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动力,找不到致富出路;有的家庭为子女读高中、上大学的费用发愁;有的农民身患重病,欠一屁股债……总之,精准扶贫工作任重道远。
根据农村家庭的劳作规律,村党总支、党支部要求大家摒弃为了驻村而驻村的想法,白天都到田间地头奔波,夜晚再到农民家中走访。
太阳一落山,工作队员、村干部们就带着手电挨家挨户的拉家常、话脱贫,有时候一走就走到半夜十一二点,直到把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为止。一个多月后,这家几口人、种了几亩地,养了几只羊,那家送了几个娃读书,全被干部们写进了手机备忘录,记在了心里。
付出越多,驻村感情越浓
打井、修路、建安居富民房,借助“夜校”搞专业技能培训,推行“蔬菜大棚”种植、“空置棚圈”养殖等扶贫产业,鼓励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到巴扎做生意,切实把“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扶贫措施,落实到131户贫困户的头上。
一件件实事、大事,有利于村子脱贫的事落地生根,是大家最大的欣慰。虽然,在争取这些项目时,需要求人。但为老百姓去求人,不丢人!当听到农民说:“共产党又回来了,大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村党总支书记开山讲到。
行路难一直是本村4组农民的一块心病。两条穿插于全组的交叉连户路与羊肠小道没有区别,遇上阴雨天,孩子们上学,必须深一脚、浅一脚地蜗行在泥泞里,加上引水沟渠多年失修,生活垃圾随处倾倒,牛羊粪便到处可见,生产生活环境极其恶劣。
“这条路该整一整了!”这句话,4小组女小组长阿提开姆·奥布力喀斯木说出了农民对驻村干部们的期待,说到了开山和潘祺的心窝子里。
缺资金怎么办?缺劳力怎么办?村党总支、党支部在经过“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后,用村集体收入解决了硬化所需材料的费用,同时开山和潘祺亲自带着驻村干部、年轻党员搬水泥、挑砂石,冒着炎炎烈日干体力活,两周下来,路越来越长了,大伙的脸庞越来越黑了,干部与群众的心也越来越近了。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9年上半年,工作队员、村干部累计走访群众36.01万户次,慰问群众5.29万次;解决群众困难诉求0.05万件,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到了老乡们的心坎上。
后记:脱贫攻坚已到了“山陡水险最吃劲”的时候,数以万计的驻村干部还坚守在扶贫第一线,他们所面对的多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同时吉格迪力克(16)村驻村干部、贫困群众有信心、也有决心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最后,我想说的是:“贫困村里最后熄灭那个手机屏幕上的光依然照亮着驻村干部们奋斗的每一个夜晚和前行的路!”同志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