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水利厅长不吃鱼、林业局长不用木家具:避嫌是觉悟更是美德

发稿时间:2019-05-08 10:26:00 作者:向贤彪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吉林省水利厅原厅长汪洋湖是全国闻名的先进典型。汪洋湖不吃鱼的习惯,在水利厅人人皆知。后来有媒体报道说,自从调到吉林省人大工作后,人们发现:汪洋湖吃鱼了!原来,汪洋湖到水利厅工作的第一天,就暗下决心不吃鱼,因为水利厅下面管着大大小小几十个水库,逢年过节,这些单位可能会往家里送鱼,容易滋长不正之风。这个不吃鱼的习惯,汪洋湖保持了十二年。

  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赞扬的党的好干部谷文昌,大半辈子与林业打交道,从不沾公家一寸木材。一次,他妻子提出家里应该买几样家具,谷文昌应了下来。没料到,买回的家具全是些竹凳、藤椅、石饭桌之类。妻子问他为什么不买木制的?谷文昌回答说:“林业局局长家里一下子添了木制家具,外人会产生误会,我们也不能写个声明贴出去:这是买的。”在谷文昌担任林业局局长的多年中,家里愣是没有添置一件木制家具。

  水利厅厅长不吃鱼,林业局局长不添置木制家具,指向都只有一个:避嫌。听之闻之,不觉让人想起“瓜田李下”的故事。

  南北朝时北齐人袁聿修清廉自守,当了10年尚书郎,从未接受过别人送的礼物。有一年,袁聿修奉命到各省巡视,考察地方官吏,经过兖州。当时,袁聿修的好友邢邵在兖州当刺史,公干完离别时,邢邵送给他一些白绸子作纪念,袁聿修怎么也不肯接受。事后,他写信给邢邵说:“此次出来是巡视民情,考察官吏的,你我虽是朋友,但礼物我也不能收。这正像一个人路过瓜田和李子树下一样。如果在瓜田里提鞋,在李子树下整理帽子,都有偷瓜摘李的嫌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心情,不要为此而责备我。”邢邵见袁聿修这样高洁清廉,开玩笑称呼他为“清郎”。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君子之德。人们正是从类似于“米芾离职洗笔墨”“海瑞移轿访朋友”等历史故事中,看到了一个个清官的形象。也许有人会认为他们的所为有些“迂”,但正是这种“迂”,既不给别人以任何疑心和误会的口实,又表明自己洁身自好、不为物欲所惑的鲜明态度和决心。

  有道是,世上千难万难,管好自己最难。难在何处?难在不那么超然,难在经不住诱惑。都是凡夫俗子,都有七情六欲,特别是地位一高,权力一大,形形色色的诱惑便纷至沓来,让人眼花缭乱、六根清净不了。倘若再让人盯住自己的某些“爱好”,那就更增加了管好自己的难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避嫌,正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正是难能可贵的慎独,也正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领导干部避嫌,往往是以自己吃亏为代价的,即别人能做的事你不能做。但这种亏应该吃、值得吃,谁让你是“人民公仆”呢?正是这种吃亏的品格,才使得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形象光彩照人,才给广大群众以信心和力量。像谷文昌、汪洋湖那样的领导干部越多,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就越信赖越拥护,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就会越早到来。

  古人讲到修身时,有“醒眼”与“醒心”之说。面对种种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醒眼”固然重要,但许多问题并不是“泾水清清渭水浑”,看问题光凭眼不靠心,难免会产生误解和偏差。对于党员干部来说,避嫌是一种觉悟,更是一种美德。只有多一些自律意识、慎独意识,多一些“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的自觉和坚守,才能心存定力、心有戒尺,经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自觉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原题为《避嫌是觉悟更是美德》)

责任编辑:hz